索引号: | ynsgxw-1-5192 | 发布机构: | 云南省工信厅 |
生效日期: | 2006-07-2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规划计划 |
贫困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启示
昭通市是一个生产生存条件较差、生态人口压力较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地型贫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过去除昭通烟厂、云天化两大企业外,地方工业在全市经济中比重很低。“十五”以来,市、县加快了工业发展步伐,特别是近两年,工业经济主要指标都以10%以上的幅度增长,200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8.3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8%。初步形成了煤炭、水电、矿业、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80户。
一、成功的做法
从总体情况看,昭通市的工业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而且显现出后发优势,但是无论在发展基础、所处区位、交通运力、电力供给等客观条件方面,还是在投入、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方面,都远不及于我省滇中地区。为什么近几年的发展明显加快?除了市、县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加大对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外,重要的还在于全市工业战线从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资源开发这个主题,在工业强县、发展非公经济、外向经济、循环经济等方面树立了新的观念,创新了发展思路。
国家建设的拉动作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家建设内昆铁路、213国道,建设金沙江流域总装机容量上千万千瓦/时的向家坝、溪糯渡、白鹤滩等3个水电站,给昭通市的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昭阳、彝良、镇雄、威信等区县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发形成一大产业,去年全市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了30%。昭通市凭借金沙江等三江三河的水能资源,加大了水电的开发力度。在农业的产业化方面,巧家县的蚕丝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克服了国际丝价下跌的危机,坚持发展,目前桑种面积7万亩,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产业。
非公经济的推动作用。在贫困地区,培植发展非工业经济更为重要,更为现实。昭通市在工业发展中,体现了非公经济的重点,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企业就有50多户,占到三分之二。
对外开放的促进作用。为了加快工业发展,全市以优惠的政策和成本较低的资源、电力、劳动力条件外引内联,招商引资,引进了省外浙江、广东、湖北、四川和省内滇能集团、云冶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为贫困地区发展工业注入了生产力。
二、有益的启示
贫困地区发展工业较之一般地区条件更差,难度更大。我省类似昭通的地区不少,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如何起步,进而如何加快发展,或者说在贫困地区发展工业需要如何培植新的增长点,昭通市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优先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贫困地区发展工业有两大优势,就是自然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昭通市有丰富的水能、煤炭、铅锌、石英石、硅等资源,是工业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全市已呈现国家地方都开发、水电火电都开发的电源建设局面。
农产品的开发要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从昭通市的情况看,农产品加工和生物资源的开发是比较薄弱的,全市大宗的农产品如马铃薯、荞、果品以及草本植物的深加工基本没有。昭通市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农产品资源很丰富,应该通过企业创新和引进技术等办法加快深度开发,培植一批龙头企业,以此推动农业的产业化。
各级领导要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在认识上还要深化,要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观念,克服过去那些认为贫困地区不能搞、不好搞工业的种种片面认识,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与县域经济、扶贫攻坚、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民增收、培植财源结合起来。二是服务具体化,特别是对重点骨干项目要进行协调。三是对投资者与经营者给予政治、政策、法律保护,改善投资经营环境。
省级有关部门应积极扶持。我省贫困地区发展工业面临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状况,需要省级部门的进一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