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ynsgxw-1-5227 | 发布机构: | 云南省工信厅 |
生效日期: | 2007-10-2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规划计划 |
积极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加大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今年上半年,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的快速扩张,连续调整出口税收政策,特别是7月1日开始的本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内容多、范围广、力度强,再次表明国家缓解外贸顺差过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动,分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省工业经济的影响,目的是把握未来一段时期国家政策走向,加快我省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促使企业出口产品营销战略调整,继续保持我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的简要回顾 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送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将其在出口前的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出口退税的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从而促进该国家和地区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出口退税作为一项奖励出口生产、增强出口竞争力的政策激励机制,已被国际诸多国家广泛采用。 1985年4月,我国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1988年实行出口产品零税率,直至1993年。这一时期,在旧税制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工商统一税,出口退税额按照产品分类,由于存在重复课税问题,很难计算退税的数额。这一时期的出口退税额不高。 1994年,新税制改革后,增值税取代了工商统一税。按照新税制,产品税税率由3%提高到一般行业增值税税率17%。新税制的实行提高了税赋水平,也使出口退税额急剧增加。为了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中央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支出,但庞大的出口退税额对财政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1995年、1996两年,中央开始调低出口退税率。1995年7月,国家将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即由原来实行增值税税率17%的行业降到了14%,原来增值税税率13%的行业降到了10%。税率调低,政府负担减轻了,却对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1996年,我国出口商品仅比1995年增长1.5%,而1994年、1995年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2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环境恶化。为了推动出口,1998年,国家6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1999年,国家又2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1998年、1999年两年8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推动了出口商品的增长。2000年,我国出口商品比1999年增长27.9%,2002年比2001年增长22.3%。国家在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出口退税预算,但庞大的出口退税额也给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999年开始,我国出现欠退的情况,并且出口退税欠帐问题日益严重。 二、新出口退税政策出台的背景 国际背景。主要是人民币汇率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方面巨大的升值压力。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形成的巨大价格优势,伴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特别是在加入WTO后,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这应该说是充分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原则,是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而美国,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高昂,许多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或者直接从其他国际进口诸如纺织品之类的本国不具竞争力的商品。为发挥比较优势,美国正由制造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在制造业上的优势,不过是加速了美国的产业转型。但由于多种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向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对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却关系重大,人民币升值过大对我国出口将形成巨大的打击,多年辛苦积攒下的外汇储备随着美元的贬值极易在较大程度上缩水。在这两难格局下,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应该是在这两种力量作用下的折衷方案,体现了我国在处理国际贸易争端中立场上的原则性和手段上的灵活性。 国内背景。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一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出口退税机制不利于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结构不能适应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退税的负担机制不尽合理。此外,退税政策的连续调整和力度大小与要解决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仅今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总额980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对外贸易顺差达1125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511亿美元,是2006年新增顺差的67.7%。而2006年,累计顺差1775亿美元,比2005年新增加755亿美元。外贸顺差增长过快,不仅加剧了贸易摩擦,而且还加大了国内资本的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三、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我省出口退税的基本情况
(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省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