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ynsgxw-1-5255 发布机构: 云南省工信厅
生效日期: 2005-06-06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规划计划

2005年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05-06-06 浏览次数: 【字体:

(征求意见稿)

    200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既快又好发展、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围绕省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坚持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保障权益、加快发展的方针,努力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思路
  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强化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营造发展环境,加大工作力度,建好服务平台,维护公平竞争,保护合法权益,集中力量重点实施好创办小企业工程、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健康快速成长。
  三、工作目标
  通过努力,力争实现当年新增各类小企业1万户、新增就业10万人,重点培育和扶持100户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20个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县域工业发展示范县(以下简称“20个示范县”)建立信用担保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确保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38%的目标。
  四、工作重点
  (一) 鼓励创业,实施好创办小企业工程。
  按照国家积极推进“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的工作要求,结合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总量不足的实际,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活动,实施创办小企业工程。
  1、抓紧研究制定鼓励创办小企业的实施意见,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构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促进机制,营造有利于成千上万个小企业脱颖而出、顺利成长的创业环境。
  2、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县域工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20个示范县”开展建立小企业创业基地试点工作,树立一批创业基地建设典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全省因地制宜,利用旧场地、旧厂房等创建小企业创业基地,对初创型小企业实行孵化。同时,对推动小企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的创业基地给予一定的扶持,主要用于基地建设的贷款贴息和设施配套,完善并提供创业基地的服务功能。加强创业辅导工作,大力宣传创业精神,组织创业经验交流活动,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下岗工人和社会青年自主创业。通过聘请小企业创业指导师,为个人和企业创建和发展新办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融资担保、信息数据、企业诊断和管理经营等指导服务。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以人为本,积极培育创新与创业人才。鼓励和引导各地在工业园区、开发区和非公经济园区建设中,把招商引资与群众性的创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帮助创业者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 强化服务,实施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国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构建全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平台。
  1、抓紧研究制定《云南省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市场运作下,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府扶持建立的服务中心和各类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当前的重点是推进省和州市两级及“20个示范县”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2、省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坚持公益性、服务性和综合性方针,主要职能是自身开展业务服务并指导、协调各州市服务中心及社会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开展为中小企业服务。服务中心的建立主要依靠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业务相近事业单位的作用,通过改组改建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3、重点推进融资担保服务工作。支持“20个示范县”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实行省、州、市及县三级联动的办法支持担保机构的建立,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题。
  4、加快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支持“中国中小企业网云南分网”的建设,推进与州、市的信息联网工作,逐步建立向社会开放的信息服务系统,开展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市场信息、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服务。着手开展聘用部份专家和企业家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方法、组织设计、制度建设、财务分析、统计技术等方面的诊断、咨询和辅导服务。
  5、努力推进滇沪合作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组织财务、法律、科技、技术、培训、咨询、市场和信息等社会中介组织开展符合企业需要的各项专业服务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激活服务市场,增强服务功能,开发新的服务产品,拓宽中小企业获取社会化服务的渠道。发挥滇沪合作机制,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对口调研、学习交流,互派人员开展短期培训工作,提高中介服务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 积极帮扶,实施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联合统计、金融等部门研究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办法,制定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优选100户具有成长潜力的县域工业中小企业加以重点扶持,促进社会各种优势资源更多的流向优质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成长力、增长率和贡献率,培育和增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可持续发展后劲,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做优做强。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重点扶持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的100户县域工业中小企业。
  1、组织实施好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和《云南省非公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加大对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力度,广开培训渠道,重点开展创业辅导和企业成长培训。全省创业成长培训不少于16000人,其中,由省级集中培训800人,16个州、市及129个县(市、区)根据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对口开展创业培训和企业管理骨干人员培训分别不少于3200人和12000人。通过素质培训,引导和促进各类中小企业进行体制、机制、科技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其适应市场和驾驭企业发展的能力。
  2、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融资创新工作。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的融资协调力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推荐活动。继续推动昆明、大理、曲靖等地与广发行、开发行昆明分行开展好融资试点工作,积极开辟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授信贷款合作计划。重点把100户成长型县域工业中小企业的优势项目推荐给相关金融部门,并协调和帮助企业争取银行贷款支持。
  3、加强和完善对成长性好、有特色的非公企业项目给予扶持。改进和完善项目推荐、申报、审核的方式和方法,加快建立和完善项目库管理工作,提高项目审查的透明度和科学性,确保项目选择的客观公平和讲求实效。重点扶持成长性好有特色的非公企业项目,通过对项目扶持的示范带动,引导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优选扶持的企业,建立项目责任制度,由省非公办同16个州市非公办签订项目落实保证书,16个州、市非公办同重点扶持企业签订项目落实责任书,加强跟踪检查和主动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实施落在实处。
  (四) 完善政策,依法促进各类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要依靠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推动,要用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1、进一步加大依法促进各类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力度。积极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抓紧制定“云南省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办法”的论证上报工作。今年是规划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做好“云南省中小企业发展趋势研究”,编制好“云南省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各州市要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研究工作,结合实际,认真编制好当地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加强和重视对中小企业发展产业政策方向的引导工作。
  2、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完善督促落实工作的长效机制,组织开展贯彻落实非公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非公经济发展工作情况行风评议活动。切实解决好非公经济融资难、用地难、维权难、政策落实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提高产业层次和企业素质,并不断总结新经验,发现新典型,加强政策和典型经验的宣传工作,营造好的舆论氛围。
  3、积极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走出去”发展。要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有利时机,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小非公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做好为到东南亚等国家开展投资合作、贸易洽谈活动的企业牵线搭桥,切实解决好中小企业走出去中人员进出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工作。继续组织做好“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等活动的参会参展工作。
  (五)治乱减负,开展好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维权保护工作。
  减轻企业负担、维护企业公平竞争、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是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要重视减轻企业负担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工作,及时督促和检查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办事。
  1、加强对全省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重视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改进和发挥减轻企业负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本着“谁出台、谁清理”的原则,加强监督和检查力度,认真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治乱减负工作,及时组织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的放矢地对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学习借鉴省外减负工作立法的经验,着手研究我省减负工作、立法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利用新闻、网络加大对治乱减负和维权保护工作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进一步做好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维权投诉工作,切实保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相关投诉工作制度,做好投诉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内部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使维权和投诉工作有序开展。加快健全各级投诉维权工作网络,加快投诉案件的办理速度,探索通过中小企业网与司法、律师事务所建立联系,为投诉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探讨研究新形势下做好非公经济投诉工作的新途径。
  (六)转变作风,深入企业,大兴调查研究和加强对面上发展的宏观指导工作。
  深入基层和企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提出工作建议,强化宏观指导,正确引导好民间资本投向,推进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中小企业产业层次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运行的监测、分析工作,开展对重点产业和规模以上非公工业企业的监测分析,继续组织实施好非公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明确目标,落实任务,抓住重点,扎实工作,力争实现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占全省GDP38%的目标。


【打印正文】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