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ynsgxw-1-3398 发布机构: 云南省工信厅
生效日期: 2010-02-23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公告文章

云南省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10-02-23 浏览次数: 【字体:
云南省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实施细则 登记编号:云府登676号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告  第1号  《云南省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实施细则》已经2009年12月29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二O一O年二月九日    云南省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依法加强和改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规范煤矿生产行为,促进安全生产,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安全监管总局 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 819号)规定,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煤矿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煤矿各生产系统(环节)所具备的煤炭综合生产能力,以万吨/年为计量单位。煤矿生产能力以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井)为对象。一处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井)对应一个生产能力。第三条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行政、依法生产;(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三)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四)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第四条  煤矿生产能力分为设计生产能力和核定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是指由依法批准的煤矿设计所确定、施工单位据以建设竣工,并经验收合格,最终由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登记的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是指已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因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致使煤炭生产许可证原登记的生产能力不符合实际,按照《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规定经重新核实,最终由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变更登记的生产能力。第五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登记的生产能力(以下统称登记生产能力),是煤矿年度煤炭产量的最大值。煤矿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实施监管。第六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负责本省区域内所有煤矿(除中央直属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州(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省属煤矿以外的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县(市、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省属、州(市)属煤矿以外的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 第二章  设计生产能力第七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资源整合、技术改造项目,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提出设计生产能力。第八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资源整合、技术改造项目设计生产能力,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煤矿设计的规定和规范,综合资源条件、开采技术和装备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    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和规范,脱离客观条件,擅自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第九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依据国家关于煤矿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对煤矿初步设计进行审查,确定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对不符合国家关于煤矿初步设计规定和规范的,不予通过。第十条  煤矿建设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煤矿初步设计组织建设施工,不得擅自变更设计,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经批准的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地质条件、赋存情况变化等情形,经设计审查机关组织核实,确需变更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的,应当重新组织项目设计和履行审核手续。第十一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资源整合、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后,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对煤矿设计生产能力进行确认。第十二条  新建煤矿申请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登记设计生产能力,或改扩建、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煤矿申请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变更登记设计生产能力,除其他规定条件外,还应向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报送以下资料:(一)项目核准或资源整合实施方案、技术改造批复文件;(二)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及设计审批文件;(三)项目竣工验收鉴定书或竣工批复文件;(四)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对煤矿生产能力的确认文件。第十三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对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煤矿取得或者变更煤炭生产许可证进行现场审查时,应当依据批准的初步设计、竣工验收鉴定书等,对各系统(环节)的能力进行检查。符合有关规定,具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条件的,准予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进行登记或变更登记设计生产能力。否则,不予登记。 第三章  核定生产能力第十四条  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原登记生产能力与实际差异较大的,即按《国家发展改革委 安全监管总局 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 819号)规定,变化在煤矿生产能力划分标准的一个档次以上的,应当组织重新核定:(一)采场、提升、运输、通风(含瓦斯抽排)、排水、供电系统(环节)发生较大变化;(二)采掘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三)赋存条件、资源储量发生较大变化;(四)其它生产技术条件发生较大变化。重新组织核定由煤矿提出申请,按照隶属关系由其主管部门(单位)逐级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批准后,组织重新核定。第十五条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委托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组织现场核定;(二)主管部门(单位)审查;(三)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审查确认。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按《国家发展改革委 安全监管总局 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 819号)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煤矿应当在生产能力发生变化后60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委托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组织生产能力核定。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接受委托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生产能力核定,向煤矿提交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第十七条  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的内容包括:(一)煤矿地理位置、煤层赋存、可采煤层煤种、可采储量、原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等基本情况;(二)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说明;(三)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生产系统(环节)图纸;(四)各系统(环节)生产能力计算依据、结果和核定表;(五)生产能力核定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六)其他。第十八条  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说明材料包括:(一)发生变化的生产系统(环节)的情况、原因及相关证明;(二)改变采掘生产工艺的原因、技术论证、批准文件、施工及验收合格证明;(三)煤层赋存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和证明材料;(四)储量管理部门出具的资源储量变化认定文件;(五)其他说明文件和材料。第十九条  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发展改革委 安全监管总局 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 819号),对核定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第二十条  煤矿依据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提交的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按照隶属关系向主管部门(单位)提交生产能力核定结果的审查申请,并报送以下资料:(一)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文件;(二)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表;(三)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四)煤炭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五)其他。第二十一条  负责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的主管部门(单位)为:(一)州市属以下煤矿,由县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初审后,报州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查;州市所属煤矿,由州市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二)省管理的煤炭企业所属煤矿,由省管理的煤炭企业负责;(三)省监狱管理局属煤矿,由省监狱管理局负责。第二十二条  主管部门(单位)收到所属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后,应当于30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审查并签署意见,连同煤矿申请报送的全部资料,报送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第二十三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应当自收到经主管部门(单位)审查并签署意见的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确认工作,并正式行文批复。第二十四条  根据批准的核定生产能力,需要变更登记生产能力的,煤矿应当及时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章  监督管理第二十五条  煤矿矿长是本煤矿生产能力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对登记生产能力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第二十六条  煤矿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按照均衡原则,安排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和煤矿的上级主管单位不得向煤矿下达超过登记生产能力的生产计划和以超登记生产能力为基础的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否则,煤矿有权拒绝执行。第二十八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实施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时,应当对监管范围内所有煤矿的登记生产能力和按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情况进行检查。    每年初,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对监管范围内所有煤矿上年度按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情况统一进行考核。第二十九条  上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发现下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对煤矿生产能力监管不当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第三十条  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对监管范围内的以下煤矿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提出核销其生产能力的申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在当年内及时核销其生产能力;(一)因资源枯竭或资源整合等,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注销手续的;(二)被依法实施关闭、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的;(三)其他原因需要核销的。 第五章    附 则第三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自2010年3月1日起执行。
【打印正文】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