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160003-2019-00192 | 发布机构: | 云南省工信厅 |
生效日期: | 2019-05-2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
对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JY100013020182号建议的答复
李天明代表:
您提交的关于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交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省科技厅(协办)、省市场监管局(协办)和省发展改革委(协办)研究办理,现结合各有关部门意见答复如下:
一、我省制造业发展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以烟草、电力、冶金、化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八大产业和“三张牌”,高位谋划、高位统筹、高位推动,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持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基础越来越扎实,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增速居全国第二位,为近5年来最高。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千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非烟工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8.5%,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接近1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47.2%,年均增速达11.3%。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9%。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撑。强化顶层设计,立足产业技术,制定《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十三五”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云南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6-2025)》《云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等重要规划和政策文件,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瞄准世界前沿,抓紧制造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发展动能,先后研究制定了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及水电硅材、水电铝材传统产业发展的“施工图”,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路径,聚焦产业链、产品、项目、企业四要素,推进产业发展,积极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等一体化的制造业产业链。先后密集出台了推进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稳增长22条、降成本75条等重要政策文件,在降低用地、用能、物流、融资和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加强政策集成配套,积极推动制造业加快发展。
(二)聚焦载体建设。实施园区发展“千百亿工程”,推进“10+50”重点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定位和产业布局,紧紧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培育打造产业集群。以提升项目承载力为重点,提升园区融资能力,改造提升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项目、企业和制造业发展的能力,逐步形成了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楚雄经开区、文山三七产业园等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集群,华坪、保山、禄丰、龙陵园区等水电硅特色产业集群,沾益、富源、马塘园区等铝深加工特色产业集群,呈贡信息产业园、蒙自经开区、保山工贸园等信息产业集群,大理经开区、杨林经开区、瑞丽园区等汽车、摩托车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园区产业链共生耦合。
(三)优化产业结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烟草、电力、有色、钢铁、煤炭、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研究出台烟草、有色、建材、化工等调结构促转型方案,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坚持去产能与优结构结合,稳妥化解炼铁、煤炭、水泥行业过剩和落后产能,坚决取缔“地条钢”。围绕打造“八大产业”和“三张牌”,积极引进新项目,扩大新投资,发展新产业,形成新动能,加快食品与消费品、先进装备、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拓展,加快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多类电子产品实现“云南造”的零突破,智能机器人、3D打印机等填补了产业链空白,液态金属、钛合金等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
(四)推动技术改造。出台全省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围绕八大产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烟草、医药、化工、装备、冶金等行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实施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改造项目64个。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0家,总数达398家;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总数达21家。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云南省硅产业研究院成立。积极争取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支持,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烟草、有色、磷化工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行业部分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全国领先。
(五)实施创新驱动。结合云南省现有基础、发展优势、资源禀赋、市场前景等实际,优选重点、加大科技经费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支持,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以科技创新支撑制造业重点领域发展。机器人方面,以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支持我省昆船自动导引车与搬运系列产品关键技术等一批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生产项目;高原现代农机方面,启动实施高原特色农业机械装备研究与开发重大项目,支持我省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加工关键技术、设备及平台开发;轨道交通方面,巩固现有大型养护系列产品优势,启动实施:国际多种轨距系列大型养路机械的研究及应用项目,以科技支撑我省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在高原电工方面,启动实施“高原环保气体绝缘性中压开关成套设备研究与开发项目,支持我省在发展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等领域科技创新。同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先进制造及信息化融合示范工程建设,以龙头带动产业升级发展。
(六)发展绿色制造。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的能效提升,积极推进企业节能管理标准化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创建了昆明经开区、呈贡工业园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绿色园区、绿色示范工厂。创建绿色工厂,推动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14户企业被评定为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鼓励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建立绿色供应链,普洱茶等5个项目成为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
(七)推进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和“云上云”行动计划,推动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发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深入推进,34户企业列为全国试点。组织实施和推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业互联网“双创”平台项目、“互联网+智能制造”试点工作。积极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基金落地云南,昆钢网络化协同制造工业云平台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驰宏锌锗智能化改造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积极实施国家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8户、省级企业10户。昆钢控股、昆钢重装集团、云铝润鑫铝业分别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支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八)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在省级财力有限的条件下,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围绕全局,集中支持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不断优化专项资金使用结构。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稳增长、降成本政策的落实及制造强国的实施,扶持一批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新材料、绿色食品、水电硅材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重点项目。2017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投入5亿元以上;2018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投入7亿元以上。
三、关于代表所提具体建议的答复
关于您建议中提出的“建议政府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对我省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项调研,引导国有企业和政府性投资支持本土制造业,同时鼓励民营企业使用本土产品。加强对省内经营的本土企业和外省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无证经营或证照不齐的违规企业”,结合本建议办理相关单位职能,具体答复如下:
(一)加强研究,继续做好政策和资金支持。围绕八大重点产业发展要求和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在“十三五”规划实施后期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中,加强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布局和相关政策研究,抓好有关配套措施的细化和落实。进一步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流向制造业领域。组织好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中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技术改造、民营经济、企业扩产促销铁路运费补助、制造业单项冠军、服务型制造、工业设计中心、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制造、中小企业平台网络运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方向扶持及奖补工作;运用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中药饮片产业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培育、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等专项资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破解制造业发展问题和瓶颈,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搭建平台,助力制造业企业开拓市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要求,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八大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加大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工作力度,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推进各州市、各部门积极支持各地举办或组织企业参加形式多样的产品推介、展览展销、协作配套、产品供需对接推介活动。组织省内制造业企业积极参加进出口贸易博览会、国际工业博览会、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全面展示云南产品的品牌魅力和自主优势,向国内外推介我省制造业特色产品。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利用我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和布局,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中东部地区转移产业承接,支持我省制造业企业积极拓展南亚、东南亚市场。
(三)强化监管,优化制造业质量发展环境。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加快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缺陷产业召回制度,督促制造业企业严格落实产品“三包”制度。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机制,依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探索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和产品伤害监测体系,推动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研究和建设。开展质量问题产品专项整治和区域集中整治,依法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加强进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质量违法行为记录及公布制度,加大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力度。突出我省特色及优势产业,加快标准提档升级,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深化质量基础融合发展。同时,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业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带动力强的知名企业和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
感谢您对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欢迎继续关注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19年5月28日
联系人及电话:马云芬 胡济民 63512975
抄送:省人大联工委、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学技术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