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1060400000144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06-0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00419号提案的答复
A类
公开
罗美娟委员:
您提出的《促进云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第12040041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十三五”发展概况
“十三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业总量突破五千亿元大关,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迈上更高台阶。一是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4087.5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457.96亿元,工业增加值全国排名从第23位上升至第19位。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增速位列全国第一梯队,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中石油云南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加工原油突破3356万吨。绿色铝硅产业发展壮大,石化、信创、新能源汽车3个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生物技术药、仿制药发展取得突破,信息、装备、建材成长为千亿级产业,工业千亿产业达到9个,非烟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从67.7%提高到74.2%,“一烟二电三有色”的产业格局正被重塑优化。三是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6年的6967.8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1411.3亿元,五年跨越五个千亿级台阶。民营经济户数突破350万户,其中私营企业突破70万户。全省形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户、民营小巨人企业100户、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2000户的“金字塔”体系。四是“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引导40户工业企业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宣威炫辉、昆钢电子、欧亚乳业、嘉和科技等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两化”融合贯标引导企业数全国排名上升到第16位,移动终端、平板电脑、液晶电视、柔性显示器、机器人等产品实现“云南造”。
二、“十四五”总体考虑
全省工业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项目支撑不足、发展质量不高、数字化转型不快等问题依然存在。尤为突出的是,我省工业占经济比重已从2016年的25%下降至2020年的22.3%,工业对经济的支撑呈下降趋势;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新兴产业比重低,对工业增长难以形成有力支撑;工业发展方式仍然依靠资源等要素驱动,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民营经济占经济比重低。为着力解决全省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十四五”我们的总体考虑是四个方面。
(一)围绕“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这个中心任务。以抓脱贫攻坚的力度抓工业强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全力补好我省工业落后这一课。
(二)突出“建设工业强省”这个主题。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层次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增长动力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工业化进程由中期向后期迈进。
(三)把握“构建现代工业体系”这个重点。坚持走“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土地节约、绿色发展”新路子,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引导,以全产业链为抓手,着力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形成支柱产业稳定发力、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快速壮大、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并全面赋能的云南现代工业体系。
(四)着力抓好六项重点任务。一是发挥绿色能源优势,全力打造“中国铝谷”和“世界光伏之都”。二是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做大做强云南农副食品加工业,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绿色食品标志性产业链。三是全产业链重塑烟草、有色支柱产业新优势,出台配套政策,推动烟草和有色再创辉煌。四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新材料、疫苗、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产业规模。五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和赋能数字产业化,做强数字经济。六是加快做大民营经济,提升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关于具体建议的办理情况
您关于促进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五方面建议,我们将认真吸纳,充分融入“十四五”全省制造业发展工作中,具体如下。
(一)落实《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要求,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持续培育壮大新兴制造业,突出产业基础水平提升、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产业集群协同联动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梯度打造一批国家级及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先进制造业率先实现万亿产业发展目标。结合您的建议,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高质量编制《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云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制造业相关系列规划。
(二)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扩大工业开放力度。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高质量编制《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规划》,积极支持自贸区人才,特别是制造业相关管理、科研人才引进,科学谋划全省制造业重点领域“走出去”和“引进来”。围绕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推大力拓展东南亚市场,进一步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支撑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三)依托我省区位、资源等发展优势,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持续加大市场主体招引培育力度,择优选择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市场主体,建立完善培育机制,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构建行业领军企业为示范引领、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坚支撑、科创型企业为创新源泉的企业梯队。目前,我们正在起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规上工业企业倍增相关政策文件,争取出台支持招引培育市场主体,持续进行企业梯次培育,激励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成长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
(四)加大制造业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依托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等专项计划,加大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力度。二是聚焦支柱、优势和新兴产业,加强我省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征集发布,积极开展“广聚贤才 共创滇峰”系列引才活动,利用广州“海交会”等知名引才引智平台,用好“柔性引才基地”高层次专家、院士工作站等载体,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引工作力度。三是强化激励机制,赋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及人员更多自主权,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改革。四是推动职称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有效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加强职业技术院校建设,鼓励地方高校及省属高校、职业技术院及重点工业企业人才联合培养。
(五)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聚焦产业园区、国家及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及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产业金融、现代物流、智慧物流、工业设计、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区域产业协同、联动发展,系统构建制造业产业生态。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开展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加大对国家和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制造业向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生产服务拓展延伸,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从生产制造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提供生产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在研发、设计、生产控制、运营管理、采购分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实现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感谢您对全省制造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6月3日
(联系人及电话:发展规划处 胡济民,6351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