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2010400000005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1-12-30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
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0400609号提案的答复
A类
公开
徐小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营商环境的提案,已交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一)强化政策宣传。一是在门户网站开辟专版,对各项政策进行梳理汇总和分类解读;二是在“云南企业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号,开设“金融支持”专栏,精准推介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银行产品和服务;三是开展各类政策宣讲、培训活动,大力宣传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政府投资条例》、《非法集资条例和风补政策的解读》等政策,提升政策选宣传普及范围和各级部门政策把握和落实的水平与质量。
(二)完善政策体系。一是健全领导体制,确立工作目标,建立工作制度,印发了《关于制定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建立厅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二是以问题为导向,成立工作专班,借鉴先进经验,广泛听取建议诉求,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的修订流程,完成了《云南省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补充实施方案》的修订与印发工作;三是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基层实地调研、听取商会和企业意见建议、开展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掌握我省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期盼,开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十四五”民营经济规划编制等政策的修订工作;四是每季度会同各有关单位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和重点情况,形成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提出措施建议。
二、听取企业诉求,坚决改革政务服务
(一)调整权责清单,深化“放管服”。结合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和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我厅已将行政职权事项从146项精减至52项,其中,行政许可10项、行政处罚22项、行政强制6项、行政检查7项、行政征收1项及其他行政职权6项。行政监管事项从33项合并为21项(主项)。政务服务事项从33项精简至16项(主项),其中,行政许可10项,其他行政职权2项,公共服务4项,移交省发改委2项,取消、合并及下放15项。
(二)平台部署应用,优化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了“五级十二同”基本要素和本地化实施要素,配置了办事流程,梳理报送了电子证照材料数据和“一次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事项清单,推进了“一网通办”“一部手机办事通”“最多跑一次”等事项的改革,推送了监管对象、执法人员、“双随机、一公开”、法律法规库、监管行为等数据信息。目前,我厅19个政务服务事项(子项)中,除2个事项(子项)报件涉密不宜上网外,其他全部可上网办理,网上可办率100%;全程网办事项7个,占比41.18%;办件承诺时间比法定时间减少54.5%;21个行政监管事项中,行为数据覆盖率达85.71%。
(三)推进政务服务监管工作,理顺工作机制。我厅成立了厅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好差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统筹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检查,从2019年底以来,先后分4批次,对80家监管对象实施了随机检查。同时,通过建立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划清业务边界,形成工作合力。
(四)加强政务服务工作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我厅积极参加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的“全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百日攻坚战”等活动,重点规范了服务事项清单,健全了“好差评”体系;同时组织召开各类培训活动,去年9月,借助省平台开发技术组力量,组织人员到建行云南省分行海埂培训中心,就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推广进行了专题培训和现场攻关。去年12月,我厅组织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业务培训会,系统讲解相关业务知识。随后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会,以会代训,系统讲解《2020年度“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工作考核指标》。
三、落实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
(一)全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财政收支压力增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等困难,我省拖欠企业账款数额较大,无分歧欠款总额高达163.39亿元(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内蒙、贵州),我厅全力以赴推进清欠工作,着力帮助解决企业资金负担,清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去年10月无分歧欠款已全部清零,提前两月完成无分歧欠款全部清零的目标任务。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省累计清欠账款近522亿元,极大减轻了民营中小企业负担,对“六稳”、“六保”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两年来累计接收投诉684件(其中,国务院减负办转办投诉396件;省内投诉278件)已全部处理完毕,基本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增强了企业获得感。我厅已将清欠工作纳入常态化、法治化轨道,压实各级责任,强化惩戒等措施,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二)降低企业铁路运输物流成本。2020年以来,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我厅在积极协调推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与重点生产企业签订运输战略协议,同时,对化肥、钢铁、有色等重点企业开展复工复产调研实地解决相关物流成本过高问题,通过减免运杂费、“一口价、批量快运”运价优惠等方式,2020年累计为我省企业降低铁路运输物流成本6.9亿元、减免运杂费1300多万元,实现了路地企共赢。
(三)推进惠企政策落地。我厅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2021〕2号)精神,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惠企政策申报系统,实现惠企政策“一口发布、一口受理、一口咨询”,推行“免申即享”,切实推进惠企政策落地兑现。
四、多措并举,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一)利用名单制管理,引导银行提供专项贷款支持。2020年初,我厅率先在全国建立重点保供企业贷款需求名单清单推送制度,整理公布了5批500户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供企业名单,完成了国家级疫情防控重点保供企业名单的上报。2020年,驻滇金融机构向909户企业发放疫情保供贷款共计755亿元;向12760户企业发放复工复产贷款共计2452亿元。同时,运用名单制管理制度积极向金融机构提供符合我省产业升级的工业企业名单、制造业重点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对我省重点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开展精准服务,我厅协调银行金融机构向3591户制造业企业提供571亿元贷款。在我厅的指导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获得各类银行14亿元贷款,其中,向云南省民营小巨人企业提供6.7亿元的信贷资金。在我厅的重点推送下,云锡集团、云内动力、云天化、驰宏锌锗等企业获得贷款已超过30亿元。与此同时,我厅会同省发改委整理公布了4批2064户重点金融支持贴息名单,向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省财政厅进行推送。
(二)理顺政银企的沟通机制,实现信息贡献。首先,我厅主导构建省工信厅、州市政府、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打破“银政企”存在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联合昆明市政府、国开行云南分行进行协同试点,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在复工复产贷款、制造业贷款、基金等方面开展合作。2020年,国开行云南分行发放复工复产专项贷款124.03亿元人民币、0.65亿美元,发放制造业专项贷款24.3亿元。其次,在我厅的倡导下,建立了政银联席会议制度。我厅主动了解各金融机构的贷款意向,以国开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曲商行作为试点合作金融机构,以定期沟通和个案会商的方式不断深入推进合作,宣介成功经验,为企业创造多元化融资渠道。最后,我厅搭建了解决民营及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平台。分别与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曲靖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多次与合作金融机构研究谋划后谷咖啡、力帆骏马、红云核桃等重点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方案,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三)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首先,联合金融机构到企业实地调研,及时对接工业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我厅协调曲商行向玉昆钢铁发放3.5亿元的贷款,其中为上游供应链企业发放贷款1亿元。其次,协调金融机构增加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营造“产业+银行”的共赢生态。我厅联合中信银行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已为12家企业融得供应链资金3.76亿元,为云天化集团上游16家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3295万元。最后,协调供应链公司构建供应链融资管理系统,动态获取企业信息。联合华岳供应链公司为云南广电、曲商行搭建了供应链融资管理系统,实现融资信息分享的实时化与共享化;联合海瀛供应链公司搭建完成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可按需求将金融服务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缩短服务响应时间。
(四)持续推进基金设立工作,畅通多元融资渠道。在厅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的带领下,积极推进云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设立工作。对接省财政厅、省金控集团,研究基金设立工作,配合省财政厅研究制定基金设立方案,提出我厅设立“云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引导基金”的工作思路、方式、机制、需求规模等建议,重点提出省财政厅主导,省金控集团具体操作,建立“呼入”机制,设置双GP、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经过认真梳理、筛选,分六个重点方向,向金控集团下属产业投资基金推荐了130项项目,初步为基金设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争取融资担保奖补资金,提升担保公司积极性。我厅组织省内融资担保机构按月填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信息报送系统”,争取中央财政对扩大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政策性奖补支持。2020年共争取到中央财政奖补资金8874万元,较2019年增加1099万元,同比增长14.1%。根据各州(市)融资担保机构上报的业务基础数据,经审核通过后,对我省12个州(市)共32家融资担保机构分配该项奖补资金。
(六)创新风补制度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制度效用。去年,我厅牵头对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进行了全面修改完善,对风补资金的使用管理主要进行了两方面优化。一是简化补偿流程、前置补偿时点,加快代偿程序。贷款本金到期日后按风险分类列为不良贷款,即可启动风险补偿金补偿程序;二是制定考核细则、明确各方职责,调动工作积极性。将风险补偿资金存款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以存款的形式存入在各合作金融机构开立的专户中,根据考核情调整存入合作金融机构的资金额度,调动合作金融机构工作积极性。今年以来,迅速组织各单位有序启动代偿程序,4月19日,首笔代偿资金合计金额323.5万划转至申请代偿银行。我厅已建立风补制度运行常态工作制度,力争持续撬动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真诚相待,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一)加强政企联系,为企业出谋献策。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020年,根据领导岗位变动,动态调整了挂钩联系企业名单。定期收集工作总结,全面了解和掌握工作情况。目前,省、州(市)、县三级四班子共4168名领导,挂钩联系民营企业8776户,到企业走访调研3.59万次,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1.94万个。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塑造良好氛围。我厅组织三年一届的“百户优强民营企业”和“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表彰活动,着力培育造就一批优强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振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发展信心,深入推进民营经济战役,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健康蓬勃发展。
(三)梯次培育市场主体,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我厅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工程,通过建立动态培育库、错位配套支持、强化协调服务等措施,构建以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为基座、以民营“小巨人”企业为骨干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尖端的中小企业“金字塔”培育体系。
(四)开展民企业评议工作,促工作作风转变。认真开展民营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工作,评议结果由省政府办公厅发文通报,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切实推动政府部门不忘初心、服务企业各项工作全面有效落实。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5月11日
(联系人及电话:高云蜂 6351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