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2070400000279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07-0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
关于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050163号提案的答复
A
公开
关于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五次会议
第12050163号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云南省委:
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050163号《关于加快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政策调整 重塑云南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的提案》,已交我厅主办,现结合会办单位反馈意见,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各级政府产业政策指导思想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强顶层设计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部署,2021年12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了《关于印发云南省全链条重塑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新优势行动计划的通知》(云工信原材〔2021〕349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开展协同创新作为重要工作进行推进,重点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材料基因工程的实施和推进,培育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及技术研发、生产应用示范和检测服务机构。重点培育建设难选冶矿石高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稀有稀贵金属材料研发、金属功能材料研发、新型结构材料研发、新型能源及光电子材料开发、新型环保及稀土材料开发应用等创新平台,建设稀贵金属新材料、锡铟精深加工、合金铝等产业创新云南实验室。鼓励各类创新主体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在节能减排、降耗增效、质量提升、两化融合、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鼓励企业组建企业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上下游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科技市场、技术入股和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等方式和机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针对我省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2021年省级相关部门主动与省内有色金属行业重点企业对接,协同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梳理了当前制约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百余项,其中,深度梳理产业链中下游急需的精深加工技术达60余项。按照各项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技术层级划分,将其着重纳入《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行动计划》中,以大力引导相关企业进行精深加工技术突破,助力我省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抓紧研究制定一批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研发、绿色发展等方面的产业政策,加快推动现有政策落地。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常态化征集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组织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实时梳理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针对省内、国内缺失或赢弱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谋划布局一批重点项目,采取“军令状制”、“揭榜制”、“悬赏制”、“赛马制”等多元组织方式,大力引导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贯通提升我省有色金属产业价值链和创新链,推动拓展下游中高端应用市场。
二、关于调整现行主要支持科技创新的产业政策,重视金融、管理与供应链创新,加快制定以全产业链创新型重大项目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的建议
我省在锡、锗、铟等金属锭产量居全国第一的产业基础上,形成了以贵金属、锡、钛、铜为代表的金属材料产业,以锗、铟、砷、蓝宝石等为基础的光电子微电子材料产业,以精细磷化工和石油化工为重点的化工新材料产业。我省新材料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至2022年,我省分两轮次对重点产业开展技术需求梳理工作,征集并归档技术需求400余项,其中新材料领域134项。按照“总体策划组织,分步立项实施”的方式,聚焦全省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1年组织实施了60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安排财政科技经费53925万元。其中,支持有色金属领域科技计划项目32项,安排财政科技经费26840万元(其中2021年支持16275万元)。2022年拟立项15项,拟支持省级财政经费10850万元。同时,按照有关工作安排,相关部门针对我省绿色铝产业、硅光伏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围绕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开展了产业梳理工作,形成了《云南省硅光伏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等产业报告,正在组织开展《云南省新一代电子信息材料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云南省贵金属材料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云南省铜铅锌材料发展及科技创新情况报告》等产业报告的梳理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以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链发展为主线,组织梳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完成关键核心技术需求,通过科技支撑,持续壮大有色金属产业。围绕重点产业技术需求,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根据技术需求梳理情况,制定《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计划》,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根据技术层级和需求的迫切程度,按照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分阶段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助推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三、关于加快产业政策调整,提高政策效率的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2022年,我省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及系列专项实施细则,为推进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鼓励支持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用人单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柔性引进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高层次人才,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柔性引才用人机制,鼓励支持有色金属产业领域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申报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吸引青年创新人才来滇开展博士后研究,鼓励引导博士后出站后留滇工作,鼓励支持有色金属产业领域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申报设立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鼓励引导省内外高层次专家到我省有色金属产业领域和基层一线转化科研成果,依托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深化产业与人才资源的融合,助力有色金属产业领域人才培养支撑。
近年来,共有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5个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单位参加“广聚贤才 共创巅峰”云聘系列引才活动。已在包括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相关单位,累计设立了博士后站160个,其中,国家级站90个、省级站7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8个。截至目前,共设立有色金属产业领域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9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个。支持学校的冶金工程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学科,2021年9月,省人民政府召开支持昆明理工大学创建“双一流”专题会议,明确投入省级专项资金等支持举措。在云南省“十四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全力支持冶金工程等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在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中,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直接列入“特色学科建设计划”予以支持。同时,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坚持需求引领,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截至目前,累计选拔培养科技领军人才37名(金属材料领域5人),选拔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343人(新材料领域270余人),培育省创新团队278个(金属材料领域49个)。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强化技术人才保障,引进和培养有色金属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技术人才,在特设岗位、基金扶持、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速汇聚一批科研实力强、产业转化成效突出的人才队伍。一是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引力度,把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鼓励支持企业组建创新团队、搭建创新工作平台,推动与同行业领域人才团队的交流合作。二是强化人才分类评价,对于企业科技创新人员重点从解决企业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在工程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三是鼓励科技人才开展交叉融合型研发,以研发任务带动多学科多领域人才发现和团队组合。加强关键领域的全链条人才培养试点,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驾驭多学科研发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水平人才。四是进一步加大企业研发平台支持力度,面向云南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校企联合的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为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提供平台支撑。
四、关于技术创新方面,围绕打造一批世界一流有色金属绿色能源示范性、标志性重大项目进行产业政策调整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有色金属产业信息化、绿色化发展,一是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一期)取得新进展。2018年,云南省启动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基本建成了国内首个稀贵金属材料专用高通量计算(1.7万核)计算平台、全国首个包括11类稀贵金属新材料基础参数数据库全面建成,已积累稀贵金属参数数据541万条,突破了30余种包括高通量计算软件/算法、数据挖掘技术、产品关键技术及新材料等,支撑了高纯铟、相变散热材料、锡基阻燃剂、钛合金等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相关数字化生产线建设稳步推进。材料大数据驱动稀贵金属新材料的协同创新研发体系正加速构建,为全面支撑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和集群打造奠定了基础。
二是有色金属领域取得新突破。一是高纯材料取得新突破。高纯硒制备技术在硒物料的预处理上已取得重大进展,获得了制备5N高纯锌的最佳工艺条件,预处理后的真空蒸馏提硒产品品位提高到99%。围绕半导体用高纯砷制备,开展“粗砷真空升华脱杂提纯—氯化反应—多级精馏提纯—氢气高温还原—脱氧”等全流程工艺与装备优化研究,并建立年产30吨高纯砷示范线,解决半导体行业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二是绿色铝产业取得较大进展。铝灰系统并入拜耳法系统运行后,整个系统中氟、氯离子平衡状态及系统杂质含量的变化。通过建立分析方法,准确掌握了系统中液相、固相中杂质含量情况,建立了氟、氯等杂质的系统平衡。通过高固溶度强化及多元微合金化方法。对5G通讯用铝合金材料开展了强度提升技术研究,实现在铝合金材料强度提升同时保持其延伸率仍然可以达到2%以上。“交通用新型高强韧铝合金材料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析出粒子沉淀强化进而细化晶粒的作用,使合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为296.3MPa和9.2%,较未细化变质的合金分别提高了17%和1.1倍。“高品质重载轻量化铝合金轮毂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突破一种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的高效节能熔炼方法,可缩短工序节拍约1h,完成低压铸造机台氮气充型系统的开发,提高了重载轮毂的产品铸造合格率。“赤泥绿色资源化综合开发利用示范”项目,从选铁、选铁后赤泥选矿回收有价组分。以优先选铁资源化减少赤泥量,再通过选矿法回收选铁后赤泥中适用成分,同时利用建材化、土壤化,脱钠赤泥最提高到1800吨/天,回收碱72吨/天左右。三是绿色硅生产制造工艺均取得较大进展。有机硅合成用工业硅绿色冶炼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完成了硅石预处理和组配、还原剂开拓和组配使用技术研究,建成硅石预提质工艺一套,硅石预处理后磷含量下降26.32%,钛下降率21.95%;完成单晶炉整机和单晶生长热场的研制,热场能在2400℃下提供稳定均匀的单晶生长所需的横向和径向温度梯度,保证了碳化硅单晶的生长,解决了碳化硅生长晶锭内存在大量应力导致后处理切片时过脆导致晶片碎裂的难题;实现原料三氯氢硅中磷、硼、碳、金属等杂质的高效去除,完成三氯氢硅提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形成万吨级生产装备集成示范。
三是推进有色金属智能化、产业化。组织实施了“铜铅锌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智慧化协同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500KA超大型铝电解高效节能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技计划项目,突破了5G井下组网技术、无人铲运机远程控制技术首次突破了高寒高海拔地区井下穿脉内铲、运、卸矿作业自动化、智能化。凭借在普朗地下矿山实现5G工业应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5G工业应用的有色金属地下矿山和高海拔地区首个5G智能矿山,开创了有色金属行业“5G+智能矿山”建设的新版图。标志着我国“5G+智能矿山技术”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首次成功应用,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铜矿山增添科技新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我省有色产业已有的研发、原材料、生产、技术和市场优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加快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有色金属产业融合的趋势,围绕全产业链,组织科技计划攻关,推动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发展。同时,依托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以“延链、补链、强链”为导向,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等发达地区和国际国内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由省级部门牵头,会同相关州市人民政府开展专项招商,强化土地、电力、供水、供气和物流运输等要素保障,做好协议、政策落实工作和行政审批全流程服务,为企业提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制化营商环境。支持国内外优势企业多方式合作投资发展云南有色金属工业,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有色金属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中建设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技术装备和节能减排水平提高,带动配套产业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采取推动企业采用先进装备和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老污染源环保改造升级、落实“以电代煤”及“以气代煤”、加快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等措施,通过区域减排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腾出环境容量,为有色金属产业新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加强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的宣贯落实,提升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支撑和促进作用;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技术改造投入,采用先进的工艺及装备,降低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五、关于对有色金属民企创新、融资制定专项政策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云南有色金属产业相关企业上市融资,2019年1月,由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起草,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推进企业上市倍增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云政办发〔2019〕2号),出台了“上市十条”政策措施,明确围绕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数字经济等,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2019年以来,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州、市人民政府大力推进光伏产业相关企业上市工作,一是做好有色金属产业相关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按照程序将“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金浔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纳入全省拟上市“金种子”企业,协调有关州市人民政府按照“一企配套一个专班、一位分管领导、一个工作方案”,建立曲靖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工作推进机制,“一对一”帮助服务企业上市。目前,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提供有关上市申请材料。二是降低有色金属企业上市成本。按照《云南省推进企业上市倍增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和《云南省资本市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规定,依规给予云南金浔资源股份有限公司300万元上市财政奖补,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0万元上市奖补,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万元上市奖补,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万元上市奖补。三是加强有色金属产业企业上市培训。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和有关州市人民政府多次举办企业上市业务培训,积极邀请有关有色金属企业参加培训,加大上市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资本市场意识和能力。四是加强有色金属企业上市调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加强拟上市企业现场调研,持续动态跟踪全省“金种子”企业上市计划推进情况,赴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金浔资源股份有限公司、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一线调研,协调推进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意见》(云政发〔2021〕21号),推进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企业进一步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研究起草《云南省企业上市倍增计划(2022-2025年)》,并报请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目前正在报请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云南省企业上市倍增计划(2022—2025年)》明确,围绕聚力打造“三张牌”、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强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对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按规定分阶段给予最高不超过1600万元奖励。对于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按规定分阶段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奖励,对于在新三板和云南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奖励。
下一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企业上市倍增计划(2022—2025年)》后。我们将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认真践行“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一线工作法”,细化服务清单,加强拟上市企业调研服务,在一线向企业宣传上市政策,出主意、想办法,做到“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努力协调解决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压实上市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进有色金属企业上市融资。
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一是研究设立云南有色金属全产业链重塑发展基金,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实施产业链企业并购,向上游积极参与省外、境外优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向下游积极整合材料精深加工和装备制造等环节优质企业,吸引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落地云南,全面提升产业链环节的完整稳定、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二是依托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和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予以奖补,对通过清洁生产合格企业验收、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认证、实施有色金属中高端材料及下游加工应用项目、从事有色金属下游深加工、实现零碳排放的企业及建设智能工厂(车间)、数字化矿山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三是落实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对列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的绿色硅产业、绿色铝产业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认真做好相关企业的调查、登记等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要主动告知并做好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税负。四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有色金属产业龙头企业合作,为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通过减费降息、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等方式,降低有色企业融资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有色企业通过股权和债权融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引进各类境内外低成本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信贷投入,有效落实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信做好行业自律。五是加强行业管理部门支持引导,充分发挥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领域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引导企业遵规守法、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搭建好政府和企业间桥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助推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
非常感谢你们对全省有色金属产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我们也会继续关注和支持有色金属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最后,衷心希望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