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1041900000094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1-02-26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26 浏览次数: 【字体:

2020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委依法治省办及各协调小组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到“十一个坚持”,聚焦八大重点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和“数字云南”建设,切实履行好省委、省政府应对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职责,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保障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应对疫情冲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圆满完成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高度重视,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法治建设工作同中心工作一起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以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处室处长、厅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法治建设工作同中心工作一起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二是厅党组会或厅务会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党组的领导贯穿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全过程。三是加大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在人财物上给予保障。严格按照年初财务预算计划,列支法治保障经费,补齐配强法治建设工作部门人员,补齐缺少法治专业人才的短板。

(二)强化统筹规划,为如期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紧紧围绕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工作重点、重要改革任务,统筹规划,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制度体系,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制定印发《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按照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安排的“时间表”、“路线图”全面推进。二是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印发《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议事规则》,修订《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细则》《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办法》等一批制度文件,健全制度体系,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紧紧围绕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重点,重要改革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科学编制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认真落实省政府2020年立法计划。目前,《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已先后与省司法厅、省人大一起修改10余轮,现已形成送审稿,按程序报省司法厅提请省政府审议;《云南省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办法》《云南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已按省政府办公厅、省司法厅要求提出“一揽子”打包修订的建议;《云南省无线电管理条例》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拟于近期与省司法厅对接启动下步修订程序。

(三)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决贯彻落实《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执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五大法定程序。坚持“三重一大”事项提交党组会集体研究,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一是高度重视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程序,要求提交厅党组会和厅务会审议的决策事项,必须实行会前合法性审查。二是对外签订的合同在报厅主要领导审签前,须经财务内部审核和政策法规处合法性审查并通过。三是建立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对涉及市场主体活动的政策文件要求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对不符合《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等规定、限制市场竞争的文件,一律不予印发。四是强化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尊重法律顾问意见,聘请专业律师每周三到厅机关坐班,为我厅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2020年度,共对3件行政规范性文件、16件代省政府起草文件、20件厅党组会或厅务会决策事项、76份合同、9件信访件、1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对17件涉及市场主体活动的政策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效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一是加强对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指导,举办“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法治政府建设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全省工信系统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配合云南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安排,带队到曲靖市、昭通市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法检查和案卷评查,促进我厅与其他单位的交流沟通,提升我厅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无线电行政执法,严厉打击“黑广播”“伪基站”等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各地累计取缔“黑广播”57套、处置民航干扰投诉信息14条;扎实做好高考、公务员招录等考试保障工作,特别是在省级公务员招录考试中,组织得当、协调有方,得到省委领导肯定。四是组织全省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对全省181户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等行业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开展了现场节能监察,顺利完成了工信部下达我省的“2020年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五是深入玉溪、红河、文山、普洱、版纳等州市开展食盐专营管理工作调研。对普洱香盐盐业公司涉嫌生产经营食盐行为进行调研,向普洱市工信局和景谷县政府提出未获食盐定点生产许可企业严禁生产销售食盐处理意见。六是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从案卷实体、案卷文书内容、执法程序方面进行全面评查,为进一步提高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行政执法案卷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七是规范执法证件、执法人员管理。执法人员信息全部录入“云南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完成疫情期间32人行政执法证到期换证、20人新证办理。

(五)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健全完善内外结合多渠道监督体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增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合力和实效。一是大力深化工信领域改革。2020年我厅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共13项,其中牵头2项,配合11项,分属于经济体制改革、文教卫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领域,除需中央文件出台后才实施的5项改革任务外,其余8项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二是及时梳理调整“权责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信访诉求清单”等事项清单。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按“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要求,做好梳理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投诉举报等信息公开和处理相关工作。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外部监督。2020年,通过央媒、省媒以及各类政务平台共刊发宣传报道累计1634条(次)。其中:在央视新闻编发采访报道2条,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等央媒及国家级媒体编发报道24条,在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等省级主流媒体编发报道220条,在云南经济日报刊发工信系统专版报道7版;厅门户网站共刊发工作简讯等各类信息信息502条,政务公开信息343条;厅公众号刊发信息472条;“工信微报”“云南省人民政府网”“云南发布”等各级政务公开平台采用发布信息82条。未发生信息公开不及时被申请复议的情形。四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共办理代表建议34件、政协提案82件,办理结果均得到代表和委员们的认可。五是高度重视信访监督作用,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020年共接收省信访局网上信访59件,办理退回18件,实际收到网上信访41件,已办结41件;通过厅门户网站接收信访件161件,已办结161件。六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重要作用。对申请人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对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申请信息公开答复不服一案,依法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双方均服从复议决定,切实做到案结事了。我厅自身作为行政主体,2020年未被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依法行政工作得到社会认可。

(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法律素养。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要求,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一是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要求,运用“三会一课”等基本形式,以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支部“三会一课”学习为重点、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理论学习体系,加强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纪党规的学习。二是细化普法责任制落实,制定印发《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0年“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及《“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把普法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三是以保证民法典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邀请省直机关工委有关专家在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第四次学习会上,专题讲授民法典。组织厅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学习民法典公开课,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将民法典作为各支部微党课的学习内容之一,把民法典宣传学习和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各支部党员学习民法典的积极性。将学习宣传民法典作为当前和“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和普法活动,使领导干部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进一步认识民法典的重要性,掌握民法典法律知识,树立民法典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习惯,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四是将法治宣传与疫情防控、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等专项工作相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抗击疫情,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在厅门户网站开通“云南省中小企业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服务专栏”,编写《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政策解读》读本,通过服务专栏和“云南企业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号为全省中小企业宣传解读复工复产扶持政策和疫情防控相关信息。累计发布各类信息2000余条、服务专栏和公众号阅读量超过87万次。认真开展疫情防控专项法治宣传行动,梳理野生动物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涉及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通过厅门户网站,工信云南、云南企业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厅电子彩屏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在扫黑除恶工作中,结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宣传图册、播放音频资料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和扫黑除恶相关知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建立一支法治宣传工作队、打造一个“线下+线上”法治宣传阵地、组织一场法治宣传学习测试、开展一次“双语”送法活动等“四个一”活动,推动我厅扶贫点小浪坝村的普法宣传,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五是高度重视宪法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做好国家宪法日及云南省“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组织2020年厅党组任命的领导干部进行宪法宣誓,通过尊崇宪法的庄严宣誓,彰显宪法权威,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六是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建设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线下在厅机关大厅、走廊设置电子显示屏、彩屏、宣传栏、法治文化角,观看方便,学习便捷,更新及时,打造特色鲜明,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阵地。线上在单位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中开辟法治专栏,通过“工信云南微信公众号”、“云南企业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号”、“96128信息平台”、“云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法治宣传教育动态信息,扩大受众群体,增强宣传影响力,用信息化助推新时代法治宣传新模式。

(七)保障疫情防控,用法治助推企业复工复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担着省委、省政府应对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职责,负责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综合协调任务。我厅守初心担使命强保障,严格依法落实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和调配任务,积极运用法律和政策工具,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助力广大中小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一是向医疗机构及八批援鄂医疗队、各重点州(市)、窗口部门、赴老挝及缅甸专家组调配口罩,组织重点药品、医疗器械零售企业加大市场投放力度,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运输奖补,有力保障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二是搭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及银行信贷产品”服务专栏,为中小企业提供财税金融政策梳理、金融机构支持政策梳理和银行信贷产品线上对接等服务功能。整理财税金融政策9条,18家贷款风险补偿金合作银行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抗疫复工金融政策23条、产品63个、案例24个实时发布于该专栏,并将6家银行的15个网络信贷产品申办页面直接链接到专栏之下,使企业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获取政策支持信息,办理融资业务。三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期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主动履行省减轻企业负担厅局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抓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相关工作,经过10个月的攻坚克难,于10月底提前完成清欠任务,我省无分歧欠款已全部清零。在当前经济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背景下,减轻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纾困信心,优化了营商环境,对促进“六稳”、“六保”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分析

(一)存在不足。一年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是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没能及时提升为常态化的制度。二是普法宣传的形式、渠道创新还不够丰富,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区分度还有待加强。三是法治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理论和实践还没有做到有机结合,离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法治素养深厚的行政执法队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原因分析。一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较重,承担具体工作的同志,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担心能力不足,新制度会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不敢勇于尝试。同时,也担心新制度过多,给全厅业务工作的开展增加负担。二是随着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往的宣传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受众需求,机关干部和群众都更喜欢视听效果更好的宣传方式,但是新型的宣传方式,对宣传经费、设备配置都有较高要求,对宣传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我厅在机构改革后保留的行政执法事项不多,部分行政执法人员长期不执法,加之,其他业务工作任务繁重,挤占了理论学习和培训的时间,缺实践执法能力。针对以上问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已着手加以解决。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厅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一是健全党组工作制度,组织研究出台《中共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工作规则》《厅党组议事规则》等制度性文件,牵头完善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和合法性审核机制,明确提交厅党组会和厅务会审议的决策事项,会前需进行合法性审查。二是带头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工作要求,制定的党内规范性文件严格按照省委办公厅要求报党内法规备案系统备案,将厅党组印发继续有效的党内规范性文件汇编成册报省委办公厅法规室备案。三是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注重法治人才培养,突出政治标准,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能力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把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四是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制度,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述职,对处室(单位)开展法治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五是认真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部署开展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等法治督察任务,组织开展“五五”依法治省规划执行情况、法治政府建设规划暨实施方案(2016-2020年)完成情况检查、“七五”普法规划检查及省人大决议执行情况自查、组织开展厅内法治政府建设暨“七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为“八五”普法再接再厉树好榜样。

四、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和“八五”普法的启动之年,我省工业和信息化事业也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推进工业和信息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法治建设的根本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一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根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全民法治建设目标任务,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结合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实际,科学谋划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法治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八五”普法规划。二是结合实际,科学编制全厅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和202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

(二)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一是全面落实省人大、省政府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抓好涉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重点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的起草工作。二是及时制定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要求本部门、本系统配套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三是及时清理失效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三)进一步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程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提交省委、省政府的文件、提交厅党组会和厅务会审议的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组建我厅公职律师队伍,不断优化法律顾问团队人员架构。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对涉及市场主体活动的政策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和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

(四)进一步强化权力制约监督。一是认真履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职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三是进一步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行为规范,加强执法程序制度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增强行政复议的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重要作用。

(五)进一步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普法工作全过程、全领域、全环节。二是把民法典作为当前和“十四五”时期全面普法的重点任务,坚持民法典普法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方向。结合全厅实际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全厅领导干部深刻认识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三是抓住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与我厅业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开展普法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六)进一步加大对全省工信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指导力度。一是加大对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公平竞争审查能力的培训,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组织1-2次法治业务能力培训班,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履职能力。

【打印正文】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