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ynsgxw-1-12719 发布机构: 云南省工信厅
生效日期: 2017-02-27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云南省化学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7-02-27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7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化学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实施方案》(云政办发﹝2017﹞17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品覆盖面广,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对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对外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产能结构性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安全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制约了石化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的步伐。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促进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石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行动纲领和指南。

我省依托“富磷煤、贫油气、多金属”等资源特征,促进“磷煤硫”结合,全省化学工业已形成化学矿采选、化学肥料、无机有机化工、农药等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以大型先进工艺技术装备为基础的国家级高浓度磷复肥产业基地已经建成,黄磷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及产品产量、质量行业领先,以精细磷化工产品为主的产业链不断延伸,磷化工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焦化、合成氨等传统煤化工调整转型整体推进,以褐煤为主的劣质煤高效洁净化利用已具规模,传统和新型煤化工不断调整。以锡为代表的无机有机金属化工产品推陈出新,市场需求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大型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日益明显,化工园区引领产业集约集群、循环耦合发展步伐加快。依托“中缅油气和大型炼油项目”,一批副产物延伸加工项目超前规划,部分项目开始投建,石油天然气化工蓄势待发。2015年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拥有资产1512亿元,占全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8.4%;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344户,占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9亿元,占9.7%;实现工业增加值187亿元,占5.2%。化学工业基础作用更加明显、支柱性地位更加稳固。

2015年,受经济下行和自身结构影响,全省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但经济效益持续下滑,能源利用效率走低。市场竞争和安全环保压力倒逼行业转型升级和搬迁改造工作加快推进,但投资力度持续减弱,结构调整动力不足,全行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一是产品产量低幅增长,基础化工产品下降明显。全年生产标准磷矿石2744万吨,同比增长2.9%;标准硫铁矿65.4万吨,增长17.5%;硫酸1417万吨,增长3.3%;黄磷59万吨,增长9.6%;合成橡胶18.8万吨,增长63.7%;合成氨237.5万吨,增长3.2%;磷肥(折纯)218.6万吨,增长0.55%;氮肥114万吨,增长17%;化学农药66吨,增长38.7%;电石56万吨,下降29.5%;聚氯乙烯19.6万吨,下降21.5%;焦炭1150万吨,下降23.3%;原盐101.6万吨,下降18.9%;烧碱21.2万吨,下降11.9%;纯碱9万吨,下降31.4%。

二是经济效益继续下滑,新兴产业效益不佳。全省规模以上化工行业(含焦化)实现工业增加值187.1亿元,下降9.8%(按现价计,下同)。其中,规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6.8亿元,下降3.7%。焦化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3亿元,下降40.6%。以寻甸褐煤洁净化利用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产业,本应成为化工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因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行而严重亏损。以氯碱化工为主的基础化工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均呈大幅下滑趋势。

三是投资意愿不足,行业投资持续回落。全年化工行业(不含焦化)完成投资76亿元,下降19.2%,连续两年负增长。由于市场倒逼,企业对传统大宗化工产品投资更加谨慎,行业投资主要流向新材料、产品结构调整、节能技改等领域。云天化集团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项目、萃取法磷酸二氢钾产业化项目、高性能电子导热石墨膜项目,煤化集团褐煤洁净化利用项目,南磷集团绿色农化基地等精细磷化工项目等一批项目建成达产。

四是能耗总量连年攀升,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规模以上化学工业消耗能源(含焦化)1517万吨标煤,同比减少0.5%,但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达8.11吨标煤,增长10.3%。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消耗能源1358.5万吨标煤,增长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8%。焦化行业能耗158.5万吨标煤,减少27.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22.3%。焦化行业因煤炭供应和钢铁行业需求不足减产限产,使全行业能耗总量下降,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能耗增加同时增加值下降,行业效益下滑进一步拉低了能源利用效率。

五是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结构有所优化。云天化集团与以色列化工集团在整合磷化工产业链、共同设立研发中心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借助以方化工领域世界领先的研发创新能力,为我省发展精细磷化工产业提供了新的模式。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加快推进,2个项目列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合计拟将获得国家开发银行2.92亿元资本金注入支持。

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及发展动能转换的新形势,全省化学工业明显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和短板,需要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政策措施和解决办法。

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按照统计数据,全省已建成焦化产能2185万吨,2015年共生产焦炭1150万吨,产能发挥率为52.6%;已建成电石生产能力220万吨,2015年实际生产56万吨,产能发挥率25.5%;已建成黄磷生产装置能力130万吨,2015年实际生产59万吨,产能发挥率45.4%;已建成硫酸生产装置能力近2000万吨,2015年实际生产1417万吨,产能发挥率70.8%;已建成磷复肥生产能力约1000万吨,2015年实际生产776万吨,产能发挥率77.6%。除硫酸和黄磷外,其他主要产品产能发挥率均不足70%。

二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2015年全省共生产合成纤维18.79万吨、生产原盐101.58万吨、纯碱8.99万吨、烧碱21.16万吨、黄磷59万吨、聚氯乙烯19.63万吨,全省黄磷就地加工量不到10万吨,加工率不足20%,且产品多为附加值较低、运输安全隐患较大的磷酸等,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参与产业价值链中的利益分配,在消耗资源能源的同时,未能实现应有的效益。

三是创新驱动动力不足。2015年,全省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6.04亿元,连续两年负增长。除云天化集团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项目、萃取法磷酸二氢钾产业化项目、高性能电子导热石墨膜项目和煤化集团褐煤洁净化利用项目等一批项目建成达产外,其它企业的技改资金、技术创新投资力度不足。在龙头骨干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的同时,仍有部分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低,且环保投入低,环境治理不力,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相适应。

四是生产经营性成本高。主要体现在:由于行业盈利能力不断下滑,企业普遍面临银行惜贷、抽贷、续贷困难等问题,部分中小银行为保证收益,将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各项金融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新安全生产法和新环保法的实施,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和环保投入,资金压力不断增加;虽然国家支持水电铝等清洁载能产业的发展,持续推进云南电力体制改革,但目前核定的输配电价依然偏高,企业用电成本仍无法与新疆等地的火电价格竞争。

五是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随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相关政策的出台,上、下游焦炭及副产品生产受到一定制约,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焦炭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显突出,如何处理好这种因其他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行业亏损是目前实现行业脱困发展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

在指导思想上,《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我省石油炼化、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结合国家产业导向和区域市场需求,提出以问题导向为着力点,控制总量,优化存量,引导增量,分类化解过剩产能;强化资源保障,延伸产业链,发展专用、高端化工新材料,调整夯实产业基础;推进技术改造,加快技术创新,完善创新机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推进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深度融合,发展新业态,协调共享降本增效;以先进工艺技术装备为依托,拓展国内外市场,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化学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

同时《实施方案》提出了坚持“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增加供给与扩大需求、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相结合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有扶有控、分类指导,构建以清洁载能为基础,节能减排达标,产业链有效延伸,两化融合发展,满足周边区域及境外市场需求的化学工业体系。

在目标方面,《实施方案》首先提出了重点化工产品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的产能结构优化、集约循环利用比较优势突出、大型企业集团竞争力大幅提高、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绿色发展道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的定性任务。接着提出2020年全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分别下降8%、10%、14%和企业主要污染物全面实现达标排放的控制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了14项重点工作,其中有3项涉及产能规模控制、3项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3项涉及产业布局规划、2项涉及科技支撑、2项涉及协调发展、1项涉及安全绿色发展。

三、关于产能规模控制

提出“严控部分行业总产能和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妥善处置低效产能”3项具体工作。

(一)严控部分行业总产能和新增产能。一是在现有产能、产量的基础上,结合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带来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现状,坚持以长期、稳定、廉价保障化学工业发展需求为前提,实现化学矿采选同下游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总量控制目标。到2020年,全省电石、焦炭、黄磷、磷复肥总产能实现零增长。二是限制新建以磷矿资源采选为起始点的单一湿法商品磷酸或高浓度磷复肥(含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项目以及硫铁矿制硫酸和饲料级磷酸氢钙产品项目,禁止建设高毒高残留以及对环境影响大的农药原药生产装置。三是严控焦炭、尿素、磷铵、电石、硫酸、磷酸、磷复肥、黄磷、烧碱、纯碱、聚氯乙烯行业新增产能,新建项目应以等量或减量置换为前提。

(二)淘汰落后产能。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和相关行业准入(规范)条件,全面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产能。2018年底前,依法依规淘汰单台炉容量小于12500千伏安的电石炉及开放式电石炉,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焦炉(3.8米及以上捣固焦炉除外)和无化产回收的单一炼焦生产设施,单套10万吨/年以下硫铁矿制酸和硫磺制酸装置,单台产能5000吨/年以下和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黄磷生产装置,有钙焙烧铬化合物生产装置,3万吨/年以下饲料磷酸氢钙,5万吨/年以下复合(混)肥、2万吨/年以下有机-无机肥生产线,20万吨/年及以下过磷酸钙生产线,10万吨/年及以下钙镁磷肥生产线。

(三)妥善处置低效产能。对工艺技术装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产能相对过剩、管理水平低下、长期停工停产、亏损负债严重的企业,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坚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原则,引导企业开展兼并联合重组,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强化节能、环保、安全、质量等执法水平,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倒逼管理水平差、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生产装置退出市场。

四、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提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奠定发展石化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高端化工产品”3项具体工作。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发展与磷矿开采相配套的中低品位磷矿资源浮选、采用新技术进行湿法商品磷酸净化分级利用、利用商品磷酸从事精细磷酸盐产品生产、以黄磷为原料就地深加工项目,引导发展以磷肥或其他磷化产品为原料的复混(合)肥、特种肥、水溶性肥或磷化工产品的再延伸、以固体废弃物或尾气为原料的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利用清洁生产、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10万吨/年以上合成氨和尿素生产装置、16500千伏安及以上内燃式电石炉、20000千伏安及以上黄磷生产装置,对5万吨/年及以上复混(合)肥料、2万吨/年及以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20万吨/年及以上过磷酸钙、10万吨/年及以上钙镁磷肥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实现装置生产能力的有效提升和三废综合利用;加快发展优质钾肥、专用肥、水溶性肥料、缓控释肥、农用微量元素肥料和高效环保型农药新品种。

(二)稳步发展石化产业。着力推进中石油一期项目顺利投运达产,积极争取规划建设二期炼化一体化项目。增加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资源量,为我省发展石化产业提供要素支撑。推进炼油副产品综合利用,实现最大限度就地加工就地增值,确保聚丙烯、异辛烷项目尽快产生综合效益。通过招商引资,对炼油项目副产剩余资源加快利用,规划建设苯乙烯及聚苯乙烯、聚甲氧基二甲醚等一批石化深加工项目。

(三)大力发展高端化工产品。加大下游应用领域研发,大力发展特种合成橡胶、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氟硅材料、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膜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化工新材料,注重发展电子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环保型塑料添加剂等高性能、环境友好、本质安全的新型专用化学品。加快发展生物化工和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高技术含量、有市场需求、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五、关于产业规划布局

(一)强化化工园区规划。结合城乡总体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安全保障、产业基础等因素,规范化工园区设立。新建化工园区应充分留足与周边城镇未来扩张发展的安全距离,园区设立及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应当经过专家论证,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商省级相关部门审定。化工园区应立足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方向,推广绿色化学和绿色化工发展模式。

(二)有序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探索建设高风险危险化学品全程追溯体系,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强化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和规划环评约束,不符合要求的化工园区要强制整改或退出,不符合要求的化工产品储存项目要关闭退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及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规范化工园区。完善化工园区监控、消防、应急等系统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三)统筹优化产业布局。依托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按照“产业园区化、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的思路,全力推进安宁工业园区中石油云南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下游精细化工产业,推动石化产业科学合理发展。依托晋宁、安宁、海口等工业园区产业基础,支持磷矿资源的分级利用,延伸现有产业链,发展医药级或电子级等精细和专用磷化工产品。选择适宜发展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的园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延伸产业链向精细化发展为目标,重点发展深加工、精细加工产品,有效压减传统产品产能,加快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在完善现有示范工程和洁净化用水、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州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适度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

六、关于创新发展

提出在“健全完善创新体系、促进两化融合发展”的科技支撑和“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的协调发展机制,最后达到安全绿色发展的目标要求。

(一)健全完善创新体系。健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组建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围绕高端需求,重点研发阻燃材料、高性能树脂、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聚甲醛、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化工新材料,成立相关的新材料产业联盟,增强新材料技术保障和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二)鼓励技术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支持有机-无机金属盐化工产品、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难采选矿和中低品位矿尾矿利用、高效磷酸生产的工艺研发和能源综合利用、传统产业链延伸产业化项目建设。在炼化、煤化工、合成氨、化肥、黄磷、电石、农药、氯碱等重点领域开展先进过程控制(APC)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发展工厂三维数字化技术和生产过程仿真模拟技术,对工厂生产全流程、关键环节实现安全可视化管理。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建设高度自动化、数字化、可视化、模型化和集成化的智能炼化及化工工厂。配置企业资源计划(ERP)、生产制造执行(MES)、先进过程控制(APC)等管理、生产信息系统,建立实时数据平台,对生产运营管理各信息系统集中集成,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提升预测、预警、动态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能力。建设资源能源智能管理综合系统,实现资源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控、自动分析、在线优化调度、预测改进,提升节能降耗和减排水平。

(三)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落实财税、金融、土地、职工安置等支持政策,鼓励化工产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联合等多种形式开展纵向和横向兼并重组,破除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兼并重组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深化合同协议管理,重点推动化肥、黄磷、焦化等传统化工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整合生产要素和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优势互补,推动骨干企业培育大型化和集约化的企业集团,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积极推动煤化工、轮胎、化肥、氯碱、无机盐等优势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设境外化工产业园区,推动链条式转移、集约式发展,带动相关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走出去”。鼓励骨干企业通过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获得一批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生产技术,强化技术消化,促进国内产业升级。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大型化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前做好风险应对预案。

(五)结合化工企业高危工艺和装备,开展安全工艺技术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本质安全度。积极开展高安全环境风险化学品(易燃、易爆、高毒性、高致癌、高致残等类)的替代,开展安全工艺技术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本质安全度,推动危险化学品的产品结构优化。加快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应用,加大挥发性有机物、高浓度难降解污水等重点污染物防治力度,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生物农药、高效新型肥料研发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适度发展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延伸为重点的低残留化学合成农药,开拓农(药)肥(料)研发和推广。开展绿色工厂示范创建活动,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完善节能标准体系。

七、完善保障措施

为确保方案落到实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实施方案》提出了电力、财税、金融、日常监管和发挥协会作用等7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强化政策措施严肃规范。认真落实国家适时调整的产业准入和许可条件,以及制修订的重点行业和产品规范条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等政策的规范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标准认定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新建、改扩建化工项目。组织开展石化产业资源能源消耗通报工作,对超标通报企业实施黄牌警告,节能监察、阶梯电价等措施,倒逼企业升级改造或退出市场。组织实施准入公告和日常监管,并采取限制性措施,引导不符合准入公告条件或准入公告后不能保持公告条件的企业达标升级。

(二)完善配套制度的相互衔接。结合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推动石化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支持符合条件的石化企业开展区域电网试点和增量配电业务。取消或降低本省石化产品出台关税,为产品及技术的输出提供国际竞争力。发挥电力资源充沛优势,采用阶梯电价调控机制,降低省内大型工业企业用电价格,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发挥企业生产积极性和活力。退出企业涉及的国有土地可交由政府收回储备,也可由企业自行处理。退出企业原使用划拨土地使用权涉及转让的,经批准可按协议出让的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对于企业自行处理的土地,在符合城乡规划和转让条件的前提下,可分割转让土地使用权。对于政府收回、企业自行处置和转让的土地出让收入可优先用于退出企业的职工安置。鼓励工业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兴办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营生产性服务业,经依法批准,对提高自有工业用地容积率用于自营生产性服务业的工业企业,可按新用途办理相关手续。

(三)健全财政金融扶持效应。利用现有专项资金渠道以及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加大对化工产业技术改造、高端产品发展、绿色安全生产、智能制造试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科技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降税减负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对高新技术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出口自主研发技术设备等出口依法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和享受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快落实研发费加计抵扣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各级财政扶持工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和专项建设基金、绿色信贷的引导作用,对具有先进示范带动作用、重大深精加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延伸产业链亟需重大突破的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支持方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化工产业到“新三板”、“四板”市场挂牌融资的培育,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

(四)做好日常监督管理。主要是依据相关法规、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加强源头控制和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对不按承诺期限内淘汰拆除落后装置产能的项目、资源能源消耗超标企业、不符合规范条件或公告后不能保持规范生产经营的企业等依法依规采取限制性措施,倒逼企业升级改造或退出市场。并通过协会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研发共性技术、搭建政企桥梁,引导企业遵规守法、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搭建好政府和企业桥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反馈政策落实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助推全省化学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

【打印正文】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