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2020800000391 发布机构: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生效日期: 2022-02-08 废止日期:
文 号: 云工信设施〔2022〕35号 主题分类: 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5G应用“扬帆”云南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2-08 浏览次数: 【字体:

各州(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信息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党委网信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商务局、教育体育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和草原局、水务局、卫生健康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广播电视局、文化和旅游局,各高等学校,各有关企业:

现将《5G应用“扬帆”云南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云南省通信管理局

中共云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商务厅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省水利厅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云南省能源局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                                                                          

                                                                                          2022年1月29日

5G应用“扬帆”云南行动计划

(2022-2024年)

5G融合应用是促进数字经济和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云发〔2020〕12号)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联通信〔2021〕77号)的工作部署,推动我省5G全面协同发展,推进5G赋能千行百业,结合云南实际,制订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支撑数字云南建设为目标,夯实5G应用基础底座,搭建5G应用沟通桥梁,创新5G应用融合场景,坚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聚焦世界一流“三张牌”和重点行业领域,打造5G融合应用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探索5G商业模式,为我省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及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和政府“双向驱动”。充分发挥市场需求的牵引作用,强化企业在5G应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5G应用需求潜力,激发5G应用创新活力;注重政府指导的推动作用,强化政府在5G应用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提升5G应用服务能力。

——坚持网络和场景“双管齐下”。加快5G基站的规划布局和建设覆盖,广泛宣传5G网络的技术优势,增强5G应用的吸引力;加强5G应用的场景创新和重点突破,深刻聚焦我省特色优势产业,满足行业应用个性化需求,奠定5G应用发展的网络和产业基础。

——坚持示范和推广“双轮协同”。发挥我省龙头企业的带头引领作用,重点支持基础扎实、模式清晰、前景广阔的重点行业和领域率先突破,打造5G应用示范标杆;发挥政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跨行业领域和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沟通衔接与协同发展,打通5G应用的横向和纵向生态链,全面推进5G应用规模化落地。

——坚持发展和安全“齐驱并驾”。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发展观,着力抓好建设、应用和推广,同步推进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和应用,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将发展安全贯穿于5G应用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三、总体目标

到2024年,我省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DT(数字技术)、OT(运营技术)融合应用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打造一批在我省特色优势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5G应用,形成融合智能、开放共享、技术先进、效益显著、安全可靠的应用生态。

——5G应用核心指标大幅提升。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5G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5G行业应用规模发展成效显著。标准体系领域,推动制定行业级5G应用标准体系,探索形成5个应用专利。个人消费领域,打造一批“5G+”新型消费的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用户获得感显著提升。垂直行业领域,烟草、冶金化工、矿采选、绿色能源等领域5G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探索5G+车联网试点,促进农业、水利、环保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社会民生领域,形成一批5G+智慧教育、5G+智慧医疗、5G+智慧旅游标杆项目,5G+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造100个以上5G创新应用示范项目。

——5G应用生态格局初步建成。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协同联动的机制初步构建,形成政府部门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的5G应用融通创新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供应商资源池的企业单位达到30家。

——5G应用基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5G网络覆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超过100个5G专网,部署一批面向应用场景和行业融合的5G+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面向应用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3个以上5G测试验证平台、联合创新中心、开放实验室或技术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5G应用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构建与5G应用发展相适应的网络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应用标准体系构建行动

1.探索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标准。系统推进烟草、钢铁、物流、矿采选等重点行业5G融合应用标准研究,明确标准化重点方向,加强基础共性标准、融合设备标准、重点行业解决方案标准的研制,加快标准化通用化进程。到2024年,探索形成5个重点行业融合应用白皮书。

2.落地一批重点行业应用专利。发挥重点应用企业带头作用,带动各方进一步强化协作,合力推动面向应用场景的5G行业专利应用落地。到2024年,全省5G行业应用专利达5个。

(二)新型信息消费升级行动

1.5G+信息消费。推进5G与消费类智能可穿戴设备融合,深化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基于5G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监控、智能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以及无人机等,不断丰富5G应用载体。加快5G+4K/8K终端、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终端、5G+网联无人机等智能产品推广,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促进新型体验类消费发展。到2024年,建成2个5G终端生产制造基地。

2.5G+融合传媒。开展5G背包、超高清摄像机、5G转播车等设备的使用推广,利用5G技术加快传统媒体制作、采访、编辑、播报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推广高新视频服务、推动5G新空口(NR)广播电视落地应用,提供广播电视和应急广播等业务。推进DTMB(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与广电5G技术深度融合,带动我国广电传媒业在周边发展中国家规模化发展,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话语体系。开展5G+4K/8K直播、5G+全景式交互化视音频业务,培育360度观赛体验,推动5G在大型赛事活动中的普及。

(三)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

1.5G+工业互联网。到2024年,实现全省新型工业示范基地、重点产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形成一批基于5G技术的企业外网、专网试点示范项目,打造3个以上5G全连接工厂;聚焦烟草、冶金化工、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行业及新兴产业,打造8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形成10个以上典型工业示范应用。

2.5G+车联网。开展基于5G的车联网示范,统筹推进汽车、公路、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人、车、路、云”融合协同能力。研发支持5G网络的车载终端设备以及自主智能车载操作系统平台,开展智能驾驶、智慧路网、智能充电等典型应用场景示范。积极推进智能汽车试验场建设,同步开展跨行业、跨区域互信互认的车联网安全体系探索验证。到2024年,面向城市典型区域、产业园区以及高速公路等,打造3个5G+车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3.5G+智慧物流。加强5G在园区内的物流应用创新,推动5G在无人车快递运输、智能分拣、无人仓储、智能佩戴、智能识别等场景应用落地。利用5G+MEC(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实现云化AGV(自动导向搬运车)大规模密集部署、大范围无缝切换,推进端边云协同的物流自动化智能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实现物流行业自动化运输、智能仓储和全流程监控。到2024年,打造3个5G+智慧物流综合园区。

4.5G+矿采选。推进露天矿山和地下矿区5G网络系统、智能化矿区管控平台、企业云平台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矿车等工业设备远程控制、无人驾驶和智能调度,减少高危险、高污染、移动性等场景人员参与,提高生产安全性。开展高清实时无线回传和远程遥控自动巡检,在线识别视频或图片,发现安全隐患,自动标示、自主判断异常情况并处置,自动生成巡检报告,提升巡检效率和时效性。对矿山生产过程进行虚拟仿真,配合生产人员完成培训和演练。到2024年,打造3个5G+智慧矿山试点示范项目。

5.5G+智慧电力。搭建融合5G网络的电力通信管理支撑系统和边缘计算平台,开展基于5G的工业控制与监测网络升级改造。依托5G+网联无人机,5G+4K/8K视频,5G+全景摄像等技术,推广发电设备运维、配电自动化、输电线/变电站巡检、用电信息采集等场景应用,实现发电环节生产的可视化、配电环节控制的智能化、输变电环节监控的无人化、用电环节采集的实时化。到2024年,支撑云南境内各类水电站、风电站、光伏电站等打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设备运行维护环境,打造3个5G+智慧电力试点示范项目。

6. 5G+智慧农业。根据农业农村数字化需求,重点推进面向广覆盖低成本场景的700M频段5G技术和应用,建立NB-IoT(窄带物联网)、4G和5G协同发展的农业物联网综合体系。丰富5G在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农业重点产业的应用场景,加快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在无人农业作业试验等农业生产环节中的5G应用创新,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和智慧农场,发展5G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商直播等领域应用,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数字化水平。到2024年,打造60个基于5G网络支持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7. 5G+智慧水利。推进5G技术与水利行业的深度融合,综合应用5G、物联网、遥感、边缘计算等新技术,部署小型化、智能化、高可靠性传感仪和数采器,提高水利要素感知水平。针对河(湖)长制、防汛抗旱、水库管理等具体应用场景,在5G创新应用方面实现突破。到2024年,面向重要江河湖库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预测预报和远程控制等应用场景,打造3个以上5G+智慧水利试点示范项目。

8.5G+智慧环保。以集中饮用水源、重点湖泊、重要流域、重点工业园区潜在重大生态环境风险事故防控为目标,推进5G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中的普及应用,实现自动监控、风险隐患排查、风险源管控、事故预警预报、对策分析、应急资源调度、处置管理等应用场景。到2024年,面向全省重点湖泊、重要流域、重点工业园区等,打造3个以上5G+智慧环保试点示范项目。

9.5G+数字林业。以森林和草原防火监控、有害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宣传为切入口,推进5G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在林草视频监控、红外相机、定位观测站等感知设备中的应用研究,满足林草数据大带宽、低时延和广连接的需求。建立广覆盖“平”时打底、高热点“急”时保证的“平急”运行机制。到2024年,打造2个及以上5G+数字林业试点示范项目。

(四)社会民生服务普惠行动

1.5G+智慧教育。加快5G教学终端设备及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教学数字内容的研发,结合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场景化交互教学,打造沉浸式课堂。推动5G专网与教育专网深度融合,加大5G在智慧课堂、全息教学、校园安防、教育管理、学生综合评价等场景的推广。推进全省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教育专网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覆盖,大力发展“5G+远程互动教学”,推动全省教育资源互通共享、引导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2024年,培育百所智慧校园融合应用示范学校,引导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和实际需要,开展5G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应用,探索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打造5个以上5G+智慧教育试点示范项目。

2.5G+智慧医疗。开展5G医用机器人、5G急救车、5G医疗接入网关、智能医疗设备等产品的推广应用,打造面向院内医疗和远程医疗的5G专网和边缘云。丰富5G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场景,重点推广5G在急诊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疫情防控等场景的应用,加快培育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效果明显的智慧医疗服务新业态。到2024年,全省三甲医院、州(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区、市)级以上主要城区便民医疗点和医养结合机构等场所实现5G网络覆盖,打造5个以上5G+智慧医疗试点示范项目。

3.5G+智慧旅游。引导和支持5G+4K/8K超高清、无人机、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等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发展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产品,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丰富虚拟体验内容。发展数字艺术展示产业,推动数字艺术在重点领域和场景的应用创新,更好传承中华美学精神。鼓励全省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村镇探索“5G+无人摆渡车”应用,并结合公共交通服务配套,探索交通工具旅游产品化。依托5G应用,推进文博场馆数字化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开发一批文旅融合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引导“云演艺”“云直播”“云娱乐”等有序发展,着力培育打造主客共享的特色文博精品。到2024年,在国家级及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及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以上景区等实现5G网络覆盖,打造5个以上5G+智慧旅游试点示范项目。

4. 5G+智慧城市。加大超高清视频监控、智慧警用终端、智慧应急终端等产品在城市安防、应急管理方面的应用,建设实时精准的安全防控体系。加快智慧表计等产品在市政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部署,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提高城市感知能力。围绕信息惠民便民,加快推广基于5G技术的智慧政务服务。以社区、园区、街区等为基本单元加快数字化改造,形成一批5G智慧社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全方位数字化社区生活新服务。推动5G技术在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到2024年,打造3个5G+智慧城市试点示范项目。

五、提升5G应用支撑能力

(一)5G网络能力强基行动

1.提升面向公众的5G网络覆盖水平。扩大5G网络城乡覆盖,持续打造高质量5G网络,推动“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强化室内场景、地下空间、重点交通枢纽等5G网络覆盖,提升典型场景网络服务质量。推广利用中低频段拓展农村及偏远地区5G网络覆盖。到2024年,全省形成市区深度覆盖,县城和乡镇重点区域全面覆盖,边远地区一网托底的5G网络格局。

2.加强面向行业的5G网络供给能力。加快提升端到端网络切片、边缘计算、高精度室内定位等关键技术支撑能力,推进面向行业的自贸区、工业园区、企业厂区、医卫机构等重点区域5G覆盖。支持各地结合区域需求,建设5G行业专网,探索建网新模式,形成区域先导效应。到2024年,建成超过100个5G专网。

3.加强5G频率资源保障。继续做好5G基站和卫星地球站等无线电台站的干扰协调工作,到2024年,5G基站与卫星地球站的干扰协调率达95%以上。

4.推进5G与北斗系统深度融合。推进基于应用场景的5G+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规模部署,面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农业、交通运输、矿采选等领域,实现先进通信技术与精准时空技术的融合及应用。到2024年,面向行业探索打造5个5G+北斗试点示范项目。

5.推进5G与IPv6规模部署及应用。新建5G网络全面支持IPv6,着力提升5G网络IPv6流量。在个人消费、垂直行业、社会民生等5G重点领域应用中同步支持IPv6,促进面向5G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

(二)5G应用生态融通行动

1.加快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支持电信运营、通信设备、垂直行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开展5G融合应用技术创新、集成创新、服务创新和数据应用创新。深化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等技术融合创新,不断培育5G应用新蓝海。形成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支撑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上下游跨界协同联动。到2024年,培育30家5G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

2.开展5G应用创新载体建设。依托5G应用产业方阵,以龙头企业、科研单位为创建主体,建设5G融合应用创新中心,开展面向应用创新的技术和产业服务。依托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5G应用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建设,完善创新载体运营模式。发挥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区域产业聚集优势,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推动5G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成果转移转化。到2024年,建成3个以上面向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的5G联合创新中心、开放实验室或产业研究院。

3.强化5G应用共性技术平台支撑。面向工业制造、交通、医疗等重点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依托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5G行业应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建设重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解决制约行业应用复制推广的技术瓶颈。重点支持建设与5G结合的室外北斗高精度定位、室内5G蜂窝独立定位、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等共性技术平台,提供跨行业的5G应用基础能力。到2024年,建成3个以上5G+创新应用测试验证平台和服务平台。

(三)5G应用安全提升行动

1.加强5G应用安全风险评估。构建5G应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指导企业将5G应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纳入5G应用研发推广工作流程,同步规划建设运行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并与5G应用同步实施,提升5G应用安全水平。

2.开展5G应用安全示范推广。打造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研发标准化、模块化、可复制、易推广的5G应用安全解决方案,开展5G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推动最佳实践在工业、能源、交通、医疗等重点行业头部企业落地普及。在5G应用中推广使用商用密码,做好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围绕设备、控制、网络及数据等重点领域,坚持安全体系与网络、应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形成事前防范、事中监测和事后应急的综合保障能力。

3.强化5G应用安全供给支撑服务。支持5G安全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转化,鼓励5G安全创新企业入驻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加强5G安全服务模式创新,推动5G安全技术合作和能力共享,鼓励跨行业、跨领域制定融合应用场景安全服务方案。加强5G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发现共享与协同处置。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联动。加强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和政企协同,形成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的5G协调与推进机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推进5G行业创新应用,充分利用相关专项资金,持续引导行业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加快5G行业应用发展。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围绕5G应用落地、生态构建、产业培育、网络建设等工作,积极出台并落实政策举措,促进5G融合应用加快落地。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支持上下游企业深度耦合、紧密衔接,形成高效有机的合作模式。

(二)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向5G应用领域倾斜的政府采购支出政策,率先在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5G应用,加大对5G应用样板项目、示范标杆的宣传力度。依托产融合作平台打造“5G+金融”发展生态,以产融合作试点为载体开展5G应用场景创新的产融对接活动。完善5G应用创新企业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更多市场主体进入5G应用创新创业领域。有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建立5G应用投资基金,加大对5G重点行业应用和关键产业环节投资。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5G应用创新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培育人才队伍。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驻滇企业引进5G技术高层次人才。厚植5G人才培育基础,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精准培养,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专业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鼓励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设备生产企业及行业应用企业共同设立共享型工程实习基地建设,培育一批既懂5G通信技术又具备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面向公众开展5G知识科普,提升全民数字技能。

(四)做好发展评估。建立5G发展监测体系,常态化监测5G应用和产业进展,推动5G全面协同发展。定期召开现场会并发布全省“5G+创新应用”总体推进情况。

(五)推动交流合作。充分依托云南省区位优势,组织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的5G主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产业峰会、学术论坛、行业展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云南省5G网络建设及行业应用标杆的示范作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件公开发布)

【打印正文】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