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ynsgxw-1-571 | 发布机构: | 云南省工信厅 |
生效日期: | 2005-06-0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政策文件 |
“云南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和《云南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工业竞争力,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省经委将于2005年-2007用3年的时间年组织实施全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重要意义的认识
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动力和源泉。近几年来,我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一定成效,但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机制不活、研发机构较少、研发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速度缓慢、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加强我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是抓住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解决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瓶颈制约,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抉择。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工业强省、科技兴工、人才兴企”意识,以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推动产业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注重人才培养,完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坚持技术创新面向市场,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发展相结合,坚持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与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并重。通过实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使全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全面提升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水平,切实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主要目标与任务
在提高重点产业与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07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比例由2003年的0.67%提高到1.5%,研发经费(R&D)投入比例由0.33%提高到1%,新产品产值率由3.57%提高到15%;大多数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每年有15户左右企业技术中心达到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标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发展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消化引进技术上取得突破。力争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到2007年达到5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例达到15%;组织实施100项重点技术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以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在推广应用现代信息与生物、节能、节水、降耗、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等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上取得明显进展。确保烟草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有色金属及贵金属新材料、矿产资源开发、磷化工、医药、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重点领域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倍增效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到2007年重点支持20户企业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一批创新节约型工业企业示范。
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拥有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专业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力争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高中级人才比重逐年提高,到2007年达到60%,努力提高大中型企业高级技工比重;企业专利申请量年递增20%以上,到2007年年申请量力争达到1000件;到2007年全省省认定名牌产品销售额占工业销售额的比例达到50%。
三、重点创新领域
新材料产业。发挥我省有色金属、非金属等资源优势,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关键技术和新材料产品研发,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粉体材料、环境友好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领域。
生物及医药产业。发挥我省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中医药与民族药的传统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微生物开发技术、现代食品、中药制品、创新药物等领域;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高技术生物制品,着力打造我省现代医药与中药产业链。
光电子与信息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红外热像仪、远程医疗设备、新型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电子光学材料等领域。推进数字化电子产品及配套元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市场广阔的各类应用软件与嵌入式软件。
装备制造产业。鼓励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机电产品,提高工业装备自动化、高效节能和集成生产的水平。重点发展大型铁路养护作业机械、物流自动化设备、高原型输变电及高效中小水电成套设备、数控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机床、新型内燃机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
能源产业。重点发展煤炭高效安全生产、煤炭液化及深加工、水煤浆代油、无烟煤炼焦、低热值煤炭资源利用、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化利用以及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传统产业。烟草及配套产业重点发展卷烟降焦、减害、提质技术以及造纸法烟草薄片新型辅料生产技术等领域;有色冶金产业重点发展先进探矿、采矿和选矿技术,先进冶炼技术以及精深加工技术;钢铁产业结合大型化改造,提升总体工艺装备水平,加快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以及精细化工;建材及建筑制品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制品、绿色建筑技术;造纸产业重点发展采用高得率制浆技术和设备,扩大废纸资源的开发利用。
农特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储藏、保鲜、流通与精深加工技术,提高农特产品加工深度和广度、附加值、综合利用以及清洁生产水平。应用高新技术提升制糖、制茶、制胶及传统食品产业,加强食品工业现代生物技术、无菌加工及包装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品。
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开发环保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清洁生产、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工业废水、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等相关技术,大力发展冶金、化工、机械等重化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与深加工水平,降低水、能源、矿产等资源消耗水平,减少废气、废渣、废水排放量。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
加大政府投入。从2005年起连续三年,省技术改造专项补助资金每年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专项用于补助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共性技术与关键性技术开发与应用,同时各地应结合实际,加大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
鼓励企业投入。鼓励企业科技开发经费纳入企业年度预算,并实行独立核算或企业内单列科目、分项核算。列入省重点扶持的大企业大集团应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的制定,确定每年科技投入并确保实施,重点大企业大集团要与省经委签订科技投入责任书。鼓励企业从引进设备减免税和使用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新产品研发。
引导社会投入。定期发布重点技术创新领域指南,引导企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入方向。继续推进银企合作,推介并上网公布重点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鼓励银行及社会资金参与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逐步形成多元化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二)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制度。从2005年起,申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总资产规模应在4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不低于200万元或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2%,年末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万元。按照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准入标准,及时修订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机制。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所需重点研发试验设施、检测设施、关键工程软件的购置,提高企业研发装备水平。积极向国家推荐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结合企业研发能力整合,组织实施并扶持一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着力提高生物及医药、冶金、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
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计划。加强对大中型骨干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调查与研究,鼓励具备条件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国家级技术中心认定。每年组织认定一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着力推进电子信息、烟草及配套、农特产品加工等行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优化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分布。加强对非公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提高非公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水平。
推进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有条件的州市应积极开展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推动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区域技术创新与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三)开展创新节约型工业企业示范
编制与循环经济技术相关规划。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产业结构的要求,着力抓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节能规划等规划编制,将推广应用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技术作为编制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
制定创新节约型工业企业示范标准。组织企业、科研院所等有关专家,研究制订创新节约型企业示范标准,开展创新节约型企业示范。鼓励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建设节约型产业的紧密结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对创新节约型示范企业,综合运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融资服务以及电力、运输协调等政策予以扶持。
(四)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等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以及工业性试验、技术装备研制项目,着力抓好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等光电子产品、高纯金属材料、新型钢材、高性能数控机床、新型内燃机、精细化工产品、新药制剂以及现代食品等产品开发,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技术来源和技术支撑。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以现代信息、生物技术、节能降耗等产业共性技术为重点,组织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改变工业企业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鼓励企业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着力推进节能降耗新技术和新工艺在重点行业的应用。冶金工业要大力推广焦炉干熄焦技术、富氧喷煤技术、煤气回收技术、余热回收技术、蓄热技术、静电除尘技术等。化学工业要积极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离子膜烧碱技术、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建材行业要积极应用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装备工业要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机电产品。电力行业要努力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改造传统火电机组,提高发电效率。
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结合冶金、化工、医药、机械等行业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性技术引进,组织有关企业,依托产学研结合,开展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提高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与关键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进光电子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等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协调与指导,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大项目建设步伐,以大项目促进产业聚集,以加快产业聚集和产业链发展推进高新技术基地建设。
(五)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继续组织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推动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的紧密结合,大力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及管理过程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围绕医药、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中的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对企业信息化重点项目予以技改资金扶持。
(六)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
积极开展产学研示范。积极推广“企业投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开发,成果共享”的产学研模式。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发挥其科研和教学优势为企业开发技术、工艺和产品、培养人才,企业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研究经费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供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课题和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实验基地,通过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的高层次产学研合作,提高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供给能力。对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发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支持。
促进企业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开放式、跨地区、国际化的研发机构。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兼并或到国外设立公司、建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外研发和营销网络,紧跟国际市场动态与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加快企业进入新技术领域步伐和开拓国际市场步伐。
(七)探索中小企业技术支持服务有效途径
推动中小企业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我省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信息等优势行业内的企业技术中心以开放式运作方式,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或配套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与支持。鼓励工业园区内中小企业建立技术联盟或共同建立行业性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昆明高开区、昆明经开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应积极创造条件,扶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将工业园区是否建立开放式的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服务平台作为省工业园区专项资金扶持的重要条件。
(八)深入开展企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
进一步拓宽企业知识产权示范工程的范围,推进企业专利、商标、版权的融合使用,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以天然药物、生物农药、绿色食品、高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开发步伐。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化,积极促进专利技术标准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加快其产业化步伐。
(九)重视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重点,推动企业建立以知识产权激励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以省重点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为重点,推动项目实施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带头人制度。鼓励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试行首席工程师制度、首席技术工人制度以及首席操作工津贴制度,鼓励有条 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十)贯彻落实技术创新各项优惠政策
各级经委(中小企业局、乡镇企业局)应积极宣传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1999]4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的通知》(财税[2003]244号)等有关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享受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研发能力。
(十一)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与服务
各级经委(中小企业局、乡镇企业局)应加强对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战略的研究,建立重点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规划联系与指导制度,完善技术进步与创新统计分析工作,积极贯彻技术创新各项政策与措施,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典型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全面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与服务水平。
附:《云南省2005年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
云南省2005年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
一、新材料
1.特种功能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太阳能电池、高性能二次锂电池和新型电容器等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烯烃等聚合物及清洁生产所需催化材料。
2.复合材料:金属半固态成形技术,铝-钢、钛-钢、铜-钢、铝-钛、铜-铝等双金属材料,金属基非金属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金属复合材料等。
3.镁-铝-钛合金材料: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高强度、高韧性变形铝合金,铝合金板材, 镁及镁合金的液态铸轧技术, 镁、铝、钛合金系列化产品(线、板、带、薄板、铸件、断件、异形材等)的加工技术与焊接技术,后加工成形技术和着色、防腐技术及相关配套设备。
4.工程塑料:提高PVC、POM塑料的改性技术,增加PVC、POM塑料产品规格系列化,发展专用、功能工程材料。
5.环境友好材料:多功能材料,可循环回收材料,低毒少害材料(如废弃物再资源化制造新材料),环保型可降解塑料,建筑防护用环保涂料等。
6.纳米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金属材料,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纳米材料规模化应用。
7.膜材料:氯碱用膜材料。
8.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超细组织钢铁材料的热加工、先进微合金化、高均质(全等轴晶)连铸坯、高洁净钢的冶炼工艺,高强度耐热合金钢及铸锻工艺和焊接技术,新一代碳素结构钢高强度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等。
9.新型选矿设备及药剂:用于大型金属矿(铜矿、铁矿)和难处理矿(铝土矿、钨矿、锡矿、钛矿及低品位氧化锌矿等)的成套选矿设备(包括高效节能的粗碎、细碎、浮选、磁选和大型过滤设备),高效低毒的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等选矿药剂。
10.提镁技术:电解镁、高纯镁砂和氢氧化镁。
11.金属多孔复合催化材料:能源工业净化燃煤烟气金属催化材料,金属多孔催化材料表面预处理技术,载体复合、催化剂活性组分附着等表面技术,金属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催化过滤材料的制备技术。
12.金属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技术:超高温、高压惰性气体雾化制粉技术,超声振动雾化制粉技术,注射成形、温压成形、喷射成形等先进粉末冶金技术,系列化粉末冶金产品(如汽车零部件)。
13.特种金属材料:锡、铜、铅、锌、镍、铟、砷、镓等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微细金属材料加工制备技术,热等静压加工制备技术,有色金属及合金精铸技术,快速凝固技术)。
14.表面涂镀层材料:环保型防腐涂料, 环保型高性能工业涂料和建筑涂料,高温陶瓷涂敷材料,钢结构、放火防腐涂料,高档汽车用金属颜料,特殊功能性薄膜及器件,先进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二、生物及医药
1. 现代生物技术: 利用酶工程、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及重大产品,包括生物化工原料及新材料,新型酶制剂与重大酶制剂产品(低聚糖酶制剂、超氧化物歧化酶、凝乳酶、复合酶制剂、高性能洗涤剂酶制剂和化妆品用酶制剂),新型氨基酸和寡糖等。
2. 微生物开发技术及装备:微生物食物、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兽)、微生物能源、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等六大类技术及装备。
3. 现代食品:功能食品、天然药物、食用花卉(含天然色素)、天然林下生物资源开发、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性技术及监控系统。
4. 新型农兽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物、使用安全的绿色化学、微生物、植物源、蛋白质、抗生素新品种和制剂,生化兽及渔药新品种,多农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等,积极发展生物农药(印楝、除虫菊、烟碱及衍生物)。
5.中药制品: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的中药新药,中药复方药及饮片。中药材优良品种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及繁育,濒危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种源繁育,高效活性物质提取技术。
6.中药制药工艺及设备:单元制药技术及成套设备,新型中药饮片生产工艺与装备,包括提取、分离、纯化、干燥、灭菌、制剂成形、包装及物料转送等生产过程在内的组装式自动化生产线,中药制药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监控技术;优势天然药物的二次开发。
7.重大疾病防治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溶栓药物、生化药物诊断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抗艾滋病药物,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降糖药物,抗肝炎药物,抗恶性肿瘤药物,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风湿类疾病用药的换代产品,老年性疾病防治药物,前列腺增生症药物,镇痛、戒毒类药物等。
8.疫苗和创新药物: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流感(裂解)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出血热疫苗、轮壮病毒疫苗、冻干口服痢疾疫苗等新型疫苗及联合疫苗;疫苗生产用清洁动物(原代细胞)及传代细胞;疗效突出的新型化学合成药物、新型抗生素药物、手性小分子药物、合成多肽药物、核酸类药物、糖类药物以及作用新靶点的天然药物和贵金属药物等。
9. 医药新型给药系统技术与装备:高效、速效、长效、靶向给药的新型药物制剂;缓释、控释、吸入、透皮吸收制剂以及蛋白或多肽类药物的口服制剂; 中药新剂型及其新型辅料;新型给药系统技术与装备。
10.医药信息技术及远程医疗:用于病人信息采集的集成传感器和集成电生理放大器,适用于社区诊所和家庭的具有联网通信能力的便携式诊断及治疗仪器,病人信息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库专家系统、医学信息数据库,医院管理系统,数字中药系统,数字医学影像存储系统,远程医疗诊断、监护和教育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系统。
三、电子信息
1. 光电子:新型光电子材料,大功率半导体发光管、大功率激光器的晶片和芯片;红外焦平面探测仪、红外热像仪、锗材料、太阳能光伏电池;红外光学材料和特种薄膜材料、高端显示技术,紫外光技术、特种红外材料、光学材料、光学辅料等。
2. 金融电子化设备:高级存折打印机、银行自助终端、磁卡读、写设备; 存折打印机核心部件、专用芯片等。
3. 电子、光学材料:电子浆料,纯度11N锗、6N砷、6N铟、8N镓等电子级高纯材料;磷化镓、磷化铟、砷化镓、氮化镓、多晶硅等半导体材料;锗单晶大面积无支撑金刚石光学材料以及高可靠电子封装材料;电子工业用靶材关键技术,纳米ITO粉、纳米SnO2制备技术及应用技术。
4. 新型元器件:中高档片式元器件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和各类传感器;气敏元件、陶瓷基片。
5. 通信及技术设备:引进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接入产品、光纤数字通信系统。
6. 医疗电子产品:远程医疗设备、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
7. 绿色电池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8. 物流自动化设备:物流自动化成套设备,物流设备的配套和元器件制造,软件开发。
9. 应用软件:研发金融嵌入式软件,电子政务软件、“远程医疗系统及PACS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物流自动化”等软件。
四、装备制造业
1. 工业自动化:大型复杂生产过程和连续生产过程所需综合自动化系统,公用工程大型装备专用智能化控制装置,大型传动装置用高效、节能调速系统数字化、职能化传感器等。
2. 新型传感器:性能好、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光敏、热敏传感器及红外传感器。
3. 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设备:精密零部件(如精密轴承、高速齿轮)的成套加工技术,近终形加工技术(如精密铸造、精密锻压、精密冲压、超塑性成形、回转成形),自动化成形装备及集成系统,快速原型成套技术及装备,相关工艺过程分析模拟和优化软件,模具加工工艺及设备等。
4. 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采用对金属非金属材料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标、打孔及微细加工等技术及装备传感器。
5. 数字化制造设备:高性能伺服机电及高精度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高质量的车、铣、镗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 高精度多轴联动数控机床、可重组柔性数控机床及特种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动静压高速主轴、直线滚动导轨、旋转7台、刀库、动力卡盘、光电传感器等),新型烟草机械成套设备。
6.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锻压、喷涂、焊接、搬运、装配和检测),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
7. 汽车关键零部件:轿车微型车和轻卡车关键零部件(高性能刹车部件、电喷系统、大型轻合金覆盖件和汽车电子配件等),家用轿车柴油机以及中、重型车用柴油机。
五、能源产业
1. 氢的提取和贮运: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生物质制氢、微生物制氢技术以及相关的金属贮氢、高压容器贮氢。化合物贮氢技术及氢燃料电池补充加注设备。
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甲醇、乙醇、二甲醚;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褐煤液化技术及装备等。
3. 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大直径重介旋流器、动筛跳汰机、空气重介和复合式干法选煤机等高效洗选、配煤装备,新型成套生产装备(高产高效综采机械、快速掘进机械、机械化支护装置、安全技术装备),水煤浆产品及高性能添加剂,型煤加工及利用设备,大型煤炭气化、液化及煤、化、电多联产装置,粉煤燃烧控制技术,中低污染煤气锅炉,煤矿矿井监控系统,煤矿瓦斯高效抽放设备及抽放方法,煤矿用高性能抢险救灾装备;大型炼焦热工工艺及装备技术,4.3米以上侧装捣固炼焦工艺及装备技术,高热能利用率的干熄焦技术,无烟煤炼焦技术;低发热值煤炭、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
4. 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效益低成本的煤层气勘探技术,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等。
5.天然气资源优化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催化活化, 甲烷部分氧化(包括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 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甲醛及甲烷脱氢芳构化等高性能催化剂。
6.长距离高压输变电设备: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750KV交流电系统及设备,高海拔复杂环境地区电网电气安庆运行新技术,大型变压器、直流换流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抗器,无工补偿设备,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及设备, 变电站及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在线监测及诊断装置等。
7.半导体照明器件:高亮度外延片,半导体照明装置以及蓝、白光技术(LED技术)。
六、传统产业
(一)烟草产业
1. 烟草及配套产业:烟草生物醇化技术,卷烟降焦、降害技术,新型卷烟辅材辅料生产技术,造纸法烟草薄片技术,高档商标加工技术,防伪技术,引进多功能高速双面印刷技术,开发无毒、水性环保印刷油墨,高阻隔、高强韧功能纸板及纸箱,提高水松纸、烟用丝束、烟用香精香料及BOPP膜等烟用辅料及包装材料的技术含量。
(二)冶金产业(有色金属、钢铁)
1.有色金属:先进探矿、采矿和难选冶矿应用技术,矿山深部安全采矿技术;消化吸收和发展国际先进沉没式熔池冶炼技术(铜、铅、锡);伴生金属综合回收利用技术;采用大型预焙槽电解铝生产技术;加压浸出技术,ISA-YMG粗铅冶炼新技术,湿法冶金技术;。
2.钢铁:中低品位铁矿石的利用技术,钢水炉外精炼技术、连轧技术、非高炉炼铁、氧化球团、高炉喷煤、转炉煤气干法回收、干法熄焦等技术。
(三) 化工产业
1.磷化工:中低品位磷矿、高杂质磷矿的浮选及综合利用生产技术和装备;硫酸低位热能回收利用生产技术;湿法磷酸分级净化综合利用技术,电子级磷酸生产技术;以磷肥副产物(氟硅酸)为原料生产氟、硅下游产品。
2.煤化工:大型洁净煤气化及合成气制相关化工产品生产技术(包括:适合云南煤炭资源特点的大型、高效煤气化技术,高CO含量合成气的变换技术,大型、先进的合成气净化技术,煤气化相关产品的合成气净化技术);焦炉气、煤焦油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焦炉气综合利用多联产技术, 煤焦油的加工分馏技术, 分馏所得物的加工技术);醋酸合成技术;甲醇合成技术以及甲醇制烯烃(MTO)技术。
3.盐化工:离子膜烧碱、盐卤制碱、膜法除硝等技术。
4.磷精细化工:研发电子级磷酸盐、工业级磷酸盐、饲料级磷酸盐、食品级磷酸盐、磷系阻燃产品。
(四)建材及建筑制品:
1.水泥:日产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
2.墙体材料:非粘土类砖、砌块和板材,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具有憎水、中强、轻质、防火、无毒、无味等特点的全无机保温隔热材料及制品,具有承重、保温、装饰功能的复合承重墙体制品,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较高、能耗